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吹笙歌

标题包含
吹笙歌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 便出燕姬再倾醑,此时花下逢仙侣。 弯弯狂月压秋波,两条黄金玄黄雾。 逸艳初因醉态见,浓春可是韶光与。 纤纤软玉捧暖笙,深思香风吹不去。 檀唇呼吸宫商改,怨情渐逐清新举。 岐山取得娇凤雏,管中藏著轻轻语。 好笑襄王大迂阔,曾卧巫云见神女。 银锁金簧不得听,空劳翠辇冲泥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秦韬玉,字文华,生卒年不详,唐代长安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担任过官员。在科举考试中,秦韬玉的成绩并不出众,但他却因受到权臣的青睐而得以进入朝廷担任官员。 据《新唐书·艺文志》记...查看更多
化妆师繁子
去完善

译文
信陵君颇受世人赞誉,他对我关爱备至。 他带着美丽的女子与我共饮,此刻在花间遇到了仙子般的伴侣。 那清朗的月光洒在湖面,似乎将秋天的水波都压弯了。夜空中呈现出金黄色的绚烂景象。 飘逸的风采起初是因为沉醉的姿态显现,浓郁的春色也与之相称。 她手里拿着笙,柔软的玉手轻捧着温暖的热酒。幽香的气息,思考深深。 她的檀木般红润的双唇吐露着宫商之音,原本哀怨的心情逐渐被清新的情感所取代。 就像岐山凤凰展翅起舞,笙中的音律轻柔美妙。 真可笑,楚襄王那个迂腐之人,还曾躺在云端见到过神女呢! 他始终未能听到银锁金簧的美妙音乐,只能空望着青翠的车辇冒着泥水飞奔而去。
化妆师繁子
去完善
释义
1. 信陵:这里指战国时期的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他门下有许多有才之士,因此用他的名字来代表知人善任的主人。 2. 青眼开:青眼表示对对方的喜爱和尊重,这里是指主人对秦韬玉的才华很欣赏。 3. 燕姬:这里指一位美丽多才的女子,这里的“再倾醑”意味着她为宾客频频敬酒。 4. 狂月:这里指月亮被云雾遮住一部分,形状有些扭曲。 5. 玄黄雾:形容雾气迷茫的景象。 6. 逸艳:这里指的是美丽的景致。 7. 暖笙:指吹奏出来的美妙音乐。 8. 檀唇:这里指女子的嘴唇。 9. 宫商:古代音阶的名称,这里代指音乐。 10. 岐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的一座山脉,这里用来比喻美女的住处。 11. 娇凤雏:指年轻的美女。 12. 襄王:这里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襄王,他曾梦见神女,这里的“大迂阔”表示这位襄王过于愚昧。 13. 巫云:这里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14. 银锁金簧:这里是形容美妙的音乐。 15. 翠辇:指华丽的马车。
化妆师繁子
去完善
赏析
《吹笙歌》是一首描绘音乐与美人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音乐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女的欣赏之情。同时,通过对比襄王的迂阔和信陵君的高才,突出了诗人的审美观。 诗歌的开头,“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以信陵君对乐师的高评价,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接下来的诗句,如“便出燕姬再倾醑,此时花下逢仙侣”,描述了在美妙的音乐中,诗人遇到了美丽的女子,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美好。 在诗歌的中间部分,诗人用“弯弯狂月压秋波,两条黄金玄黄雾”来形容音乐的美妙和女子的美丽,强调了音乐与美女的完美融合。接下来的诗句,如“逸艳初因醉态见,浓春可是韶光与”,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与美女的由衷喜爱和赞美。 在诗歌的最后部分,诗人用“好笑襄王大迂阔,曾卧巫云见神女。银锁金簧不得听,空劳翠辇冲泥雨”来讽刺襄王的无知和愚蠢,突出了诗人的独特见解和高人一等的审美观。 总的来说,《吹笙歌》通过描绘音乐与美女的美好画面,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批判。
化妆师繁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吹笙歌》是唐代诗人秦韬玉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晚期,时值宦官当权、朝政腐败的时期。 在人生际遇方面,秦韬玉出身贫寒,但由于才华横溢,得到了平步青云的机会,官至工部侍郎。然而,由于他触怒了宦官势力,被贬为平民,甚至一度陷入困境。这段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有了深刻的感悟。 在社会背景方面,唐朝晚期,宦官权力逐渐扩大,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疾苦重重。在这种背景下,秦韬玉以“笙歌”为引子,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总的来说,《吹笙歌》是秦韬玉在人生低谷时期对时代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是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哀愁的表达。
化妆师繁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