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月湖山谷劝耕次韵

标题包含
月湖山谷劝耕次韵
皂盖朱幡游近郭,野桃山杏炫红旗。 看看新燕啣泥候,恰恰鸣鸠唤雨时。 未用经丘思靖节,何妨学稼许樊迟。 老农应悉使君意,六劝传教到处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邓深"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红色的轿子和飘带在城郊附近游荡,野外的桃花和山杏像鲜艳的红旗般闪耀。欣赏新燕衔着泥巴筑巢的时刻,恰好是鸣叫的鹁鸪唤雨之时。不需要去想过丘陵思念隐士的生活,也不妨学习耕种像樊迟那样。农民们应该都了解您的想法,关于农业耕种的六件事应该传播到各处。
去完善
释义
1. 皂盖:黑色遮阳伞,古代官员出行时用作仪仗。 2. 朱幡:红色旗帜,这里指官府的标志。 3. 近郭:靠近城郭的地方。 4. 野桃山杏:山野间的桃树和杏树。 5. 红旗:这里指桃花和杏花盛开时的景象。 6. 新燕:春天新生的小燕子。 7. 泥候:筑巢的时机。 8. 恰恰: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9. 鸣鸠唤雨:指鸠鸟在春天呼唤降雨的声音。 10. 靖节:东晋诗人陶渊明,谥号为靖节征士。 11. 许樊迟: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以善于农耕著称。 12. 老农:经验丰富的农民。 13. 使君:汉魏时期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作者本人。 14. 六劝:古代的六种劝农方法,包括勉励农民耕种、推广良种、改善土地肥力等。 15. 传教:传播教化之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乡村的景色和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关切之情。诗人以皂盖朱幡的形象展现了朝廷官员体察民间疾苦,亲近百姓的形象,而野桃山杏则象征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接下来,诗人通过新燕衘泥和鸣鸠唤雨的生动场景,表现了农民在春天的忙碌和希望。诗人没有选择隐居山林,而是提倡学习农耕,体现了他关心民生,关注农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诗人通过对老农的了解和理解,表达了他的期望,希望农民能够理解和接受他的关怀之意,将农耕的重要性普及到各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湖山谷劝耕次韵》是南宋诗人邓深的一首田园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至1262年之间,即南宋中期。 在这个时期,邓深因个人才华而受到朝廷的赏识,曾历任太府寺丞、通判汉阳军等职位。然而,他在官场生涯中也遭遇了不少挫折,曾多次被贬谪。在现实生活中,邓深热爱自然,关注民生,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阶段。一方面,宋朝国力日渐衰弱,外患严重;另一方面,民间疾苦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邓深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他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农耕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