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
饮罢浮蛆聊隐几,醒来扪虱谩看书。
风清襟袖凉无限,云晚溪山画不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喝完了酒就随意靠在桌子上休息,醒来后抓着虱子漫无目的地看着书。清风拂过衣袖感觉无比凉爽,傍晚的云朵和溪边的山峰仿佛如画一般美丽。
去完善
释义
饮罢浮蛆:饮,喝酒;罢,结束;浮蛆,即浮蛆酒,一种低度的米酒。
扪虱:扪,摸;虱,虱子,比喻琐碎的事务或麻烦。
风清襟袖凉无限:风清,指微风拂面,凉爽宜人;襟袖,衣服的前后襟和袖子,这里代指身体;凉无限,感觉非常凉爽。
去完善
赏析
《漫成》一诗展现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邓深巧妙地运用了隐几、扪虱等形象化的描绘手法,表达了诗人随性而活的个性及高洁的品性。首句“饮罢浮蛆聊隐几”,描述了诗人饮酒之后的闲适状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次句“醒来扪虱谩看书”则展示了诗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充满随性自在的生活情趣。接着两句“风清襟袖凉无限,云晚溪山画不如”则通过清风、云彩、溪水与青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漫成》是宋代诗人邓深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87年左右,正值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民不聊生。然而,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邓深却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
邓深生活在北宋末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他经历了金兵南侵,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苦难。然而,尽管生活困苦,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在困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也为他的作品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邓深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诗歌创作尤为繁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邓深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当时文学潮流的影响。因此,他的作品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也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