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杂言 其八
因观杨柳垂青眼,始觉人间春到来。
遥望南山雪消尽,寒梅犹有一枝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看到柳树的枝条低垂好像含着泪水,我才明白春天已经来到人间。远远望去,南山的雪已经开始消融,但严寒还未完全消退,梅花还在顽强的开放着一朵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兰若:即寺庙。佛教称僧尼静修的园林为“兰若”。
2. 释净端:南宋诗僧。他的诗颇有禅意。
3. 杨柳垂青眼:此处借杨柳形象写出春天的生机。青眼,指柳叶初生时的嫩绿色。
4. 遥望南山:此处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5. 寒梅:指冬季开放的梅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僧人释净端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自然的变化。诗人通过观察杨柳垂青眼,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遥望南山的冰雪消融,却见寒梅依然盛开。整首诗传达了四季轮回、生命不息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兰若杂言 其八》是元代诗人释净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歌创作于元朝时期,即公元1271年至1368年。
在这个时代,释净端作为一名云游四方的僧人,经历了元朝的繁荣与衰落。他目睹了民间的疾苦,感受到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诗为寄托,抒发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在元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与发展。许多文人墨客投身佛门,成为禅宗的高僧大德。释净端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才情,写下了许多具有哲理性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仅展示了他的佛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