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思佳客·闰中秋

标题包含
思佳客·闰中秋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仰望星空_3078
去完善

译文
丹桂花的第二次盛开。在东边的篱笆处展开宽阔的宴会。这如同人间的宝镜般美好,虽然分离但仍然可以重聚;又像海上的仙舟一般,去了又回来。 分别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天气微微有些凉爽。真可怜那孤独而美丽的女子。她就像月亮一样,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线,因此今晚我们又依靠在栏杆上欣赏这美景。
仰望星空_3078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丹桂花开第二番:指丹桂花的第二次开花。 2. 东篱:源于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借指菊花盛开的地方。 3. 展却:延长,拓宽的意思。 4. 宴期宽:指宴会的时间变长。 5. 人间宝镜:比喻明月。 6. 离仍合:离开后又重新合并在一起。 7. 海上仙槎:指神话传说中的海上的神仙木筏。 8. 半凉天:指秋天渐凉的天气。 9. 可怜闲剩此婵娟:可怜这轮被闲置的明月。 10. 素娥:指嫦娥。 11. 隔三秋梦:形容时间不长,如隔三个秋天的梦境一样短暂。 12. 赢得:获得,得到。 13. 今宵:今夜。 14. 倚阑:依靠着栏杆,表示赏月。
仰望星空_3078
去完善
赏析
《思佳客·闰中秋》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圆之夜的词篇。首句“丹桂花开第二番”,以丹桂花的绽放来描绘时节已至中秋。接下来两句“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借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典故,形容中秋佳节的喜悦和团聚。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笔锋一转,开始描述月亮的孤寂和冷清。最后两句“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则以嫦娥为象征,表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感慨。整首词既有节日的热闹氛围,又有深深的寂寞之情,展现了吴文英诗词中独有的细腻情感和意境之美。
仰望星空_3078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思佳客·闰中秋》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经典之作。该词创作于南宋末期,即公元1276年左右。当时,元军南侵,江南地区战火频仍,民不聊生。而词人在这一时期,漂泊异乡,生活艰辛,遂将内心的感慨寓情于诗,借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战乱之中,词人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的沧桑变化,目睹了民众的疾苦和士人的流离失所。这种人生际遇使他深刻体会到了时代的不幸,也为他创作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词人曾受到周密、蒋捷等人的影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为词风独树一帜的吴文英提供了艺术上的启示。 总之,在元军南侵的时代背景下,词人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风格创作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思佳客·闰中秋》。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更展示了一个身处乱世的知识分子对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仰望星空_3078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