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乔图
并倚两娇娆,人呼大小乔。腕松红玉钏,钗亸紫金翘。公瑾应同调,孙郎早见招。独怜铜雀瓦,风雨夜萧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同时依靠两位美人,世人称她们为大乔和小乔。她们的手腕上戴着红色的玉镯,头上的金钗轻轻垂下。周瑜应该能欣赏她们的美丽,而孙权早已邀请她们了。唯独可惜那座铜雀台,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显得格外寂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并倚:指两位美女并肩站立。
2. 两娇娆:这里指大小乔。
3. 红玉钏:红色的玉手镯。
4. 紫金翘:紫金钗,一种金质的头饰。
5. 公瑾:周瑜的字。
6. 同调:志同道合的人。
7. 孙郎:孙权,字仲谋。
8. 见招:被邀请。
9. 独怜:唯独可怜。
10. 铜雀瓦:铜雀台,位于今河北临漳县,是东汉末年曹操所建的著名建筑。
11. 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
去完善
赏析
《二乔图》这首诗描绘了两位美丽的女子——大乔和小乔的容貌与举止,诗人张宪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于这两位传奇女子的赞叹之情。全诗洋溢着婉约之美,同时又透露出一丝忧郁的情绪。
首句“并倚两娇娆”以简约的文字勾勒出了两位佳人的风采,同时传达了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人呼大小乔”表明了她们的身份:大乔和小乔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美女,分别嫁给了孙策和周瑜,被誉为江南美女的代表。
接下来的四句“腕松红玉钏,钗亸紫金翘。公瑾应同调,孙郎早见招”进一步展示了两位女子的美貌和仪态。诗人以“红玉钏”和“紫金翘”来形容她们的首饰,既展现了她们的华贵,又突显出她们的气质。同时,诗人提及周瑜和孙策,暗示了他们与两位女子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英雄才情。
最后两句“独怜铜雀瓦,风雨夜萧萧”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铜雀台作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铜雀台显得更加孤寂,这也象征着两位美女的命运多舛。
综上所述,这首《二乔图》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厚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而忧伤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二乔图》是南宋诗人张宪的一首描绘美女的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13世纪,即南宋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国的崛起、蒙古的征服等,对南宋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宪作为南宋文人,受到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他的作品中也反映出了一定的时代背景。他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曾担任过官员,但因性格耿直,不畏权贵,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民生,用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二乔图》这首诗中,张宪通过描绘两位美女的形象,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风气的浮华和世态的炎凉。总的来说,《二乔图》是一首具有浓厚时代背景和个人特色的诗作,展现了张宪在文学上的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