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河鲤登龙门图

标题包含
题河鲤登龙门图
懵腾斗室摇长风,壁间锦鳞思成龙。扬波鼓鬣河当中,头角未具鳞甲雄。龙门万仞摩苍穹,纵生八翼层云封。欲跳不跳喧丰隆,我见为之心忡忡,鳞兮鳞兮开鸿濛,超然一跃如飞虹。雷火烧尾五云从,万里青霄路忽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狭小沉闷的空间里,巨风缓缓吹拂。墙上挂着鱼形挂图,鱼望成龙,跃出水面,掀起波澜。河中鱼龙混杂,群鱼尚未成器。龙门高耸入云,龙门之高,即使鲤鱼长出翅膀也难以攀登。众鱼跃水而嬉,因无法跳过龙门而闹哄哄。见到这番情景,我心忧虑不安。鱼儿啊鱼儿,快努力冲破混沌吧,尽展天赋跃过龙门,犹如飞跃过一条彩虹。此刻,雷电燃起,鱼跃龙门,犹如飞翔的凤凰。
去完善
释义
1. 懵腾:模糊不清,指鲤鱼在水中游动时仿佛如梦初醒的状态。 2. 斗室:小房间,这里形容作者观看画作的空间狭小。 3. 长风:指风浪或大风。 4. 锦鳞:色彩鲜艳的鱼鳞,这里指画卷上的鲤鱼形象。 5. 扬波鼓鬣:指鲤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 6. 龙门: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座山,每年春天鲤鱼会争相跃过龙门以化身为龙。 7. 万仞:形容龙门高耸入云。仞,古代长度单位,约相当于七尺。 8. 摩苍穹:接近天空,形容龙门的高度。 9. 纵生八翼:纵身飞跃的姿态,这里的“八翼”比喻鲤鱼跳龙门时的翅膀。 10. 层云封:云雾缭绕的景象。 11. 丰隆:雷神,这里指画作中的雷电景象。 12. 心忡忡:心中忧虑不安的样子。 13. 鳞兮鳞兮:形容鲤鱼跃起时鳞片闪亮的景象。 14. 鸿濛:混沌初开的天地景象。 15. 青霄:蓝天,这里指高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鲤鱼跃龙门的形象来比喻人生的机遇和挑战。在诗人眼中,这条尚未完全发育的鲤鱼虽然还不具备鱼鳞和头角的雄壮之气,但它却跃跃欲试,试图跳过那巍峨的龙门。然而龙门之高,即使它拼尽全力也难以触及,仿佛被层层云雾所笼罩。在这过程中,诗人表达了对鲤鱼能否成功跃过龙门,化身为龙的担忧和关切。 诗中的“我见为之心忡忡”一句反映了诗人强烈的情感投入,他既是这首诗的作者,又是这个故事的旁观者,甚至可以说是这只鲤鱼的精神导师。然而鲤鱼是否能够成功地跃过龙门,还需依靠它自己的力量。在诗歌的最后两句,诗人寄予了希望,希望鲤鱼能够破茧成蝶,如同飞龙般翱翔于天空,达到人生的顶峰。 整首诗充满了紧张、期待和激情,通过对鲤鱼的描绘,展示了人生途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河鲤登龙门图》是明代诗人张因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末年,这是一个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时期,社会矛盾尖锐。 在这个时期,张因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为官多年,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目睹了官场上的腐败和百姓的苦难,对这些现象感到痛心疾首。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此外,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比较保守,人们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非常狂热。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因创作了这首《题河鲤登龙门图》,借鲤鱼跃龙门的传说,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求荣华富贵,而在于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观念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