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歌
牛角歌,牛角歌,日暮寒云满碧陂。
骑牛下山归曲阿,湖烟湿我蓑。
牛角歌,牛角歌,浩浩者水鱼弗过。
夷吾向说不我和,呜呼夷吾奈若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牛的角,牛的角,夕阳西下时寒冷的天气布满绿色的水塘。
骑着牛下山回到曲阿,湖上的烟湿润了我的蓑衣。
牛的角,牛的角,浩大的水流鱼儿都无法游过。
夷吾曾经告诉我无法与我同行,唉,夷吾该如何是好呢?
去完善
释义
1. 牛角歌:曲调名。据史书记载,隋炀帝曾以牛角为乐器创作歌曲。
2. 陂:湖泊,这里指碧波荡漾的水面。
3. 骑牛:骑着牛,这里是农耕的情景描绘。
4. 曲阿:古代县名,位于江苏境内。现多用作吴语地区对苏州一带的别称。
5. 湖烟:湖面升腾的水汽。
6. 浩浩:水势浩大的样子。
7. 鱼弗过:鱼儿游不过去。形容水面广阔。
8. 夷吾:即管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内心独白。
9. 和:唱和,回应的意思。
10. 呜呼:表示悲伤或赞叹的语气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感慨的古诗。诗人在傍晚时分骑着牛沿着湖边下山,看见满眼的碧水以及缭绕在湖水上的烟雾。此时的景象显得宁静而又深邃。然而在这美好的自然风光中,诗人却感受到了孤独的滋味。
他提到了“浩浩者水鱼弗过”,意为广阔的水域中有许多鱼儿却无法与他亲近。这也许象征着他与世隔绝的心境,以及对人际沟通的渴望。同时,诗中提到“夷吾向说不我和”,暗示着诗人可能在与他人交往中存在某些隔阂或冲突,这使得他感到无奈和悲哀。
这首《牛角歌》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沉浸在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牛角歌》是南宋诗人陈辅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2年)。
陈辅,南宋文人,生活在宋朝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他的诗歌创作主题广泛,包括写景、抒怀等,同时也善于讽刺社会现象。他的诗作受到了陆游、杨万里等人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宋朝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但是内部矛盾仍然存在。宋高宗赵构在位期间,采取了较为保守的政策,对内加强皇权,对外妥协退让,导致北宋灭亡后南宋的疆域大大缩小。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民间艺术创作繁荣,诗歌、书画等艺术形式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陈辅创作了这首《牛角歌》。他借描绘牛角的形状和质地,隐喻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用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如官僚腐败、民生疾苦等,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批评。这种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的创作态度,使陈辅的诗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