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兰

标题包含
玉兰
内史北轩多种竹,隠居南洞少栽花。 蓝桥西路青青处,拾得璚儿似虎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史北轩栽培了很多竹子,隐居南洞却少见栽种花朵。在蓝桥的西边,有一片青翠的地方,我在那里找到了一颗好像虎牙一般的玉器。
去完善
释义
1. "内史":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2. "北轩":房屋北面的窗子。 3. "多种竹":在房子周围种植了很多竹子。 4. "隠居":即隐居。 5. "南洞":南方的山洞。 6. "少栽花":很少种植花卉。 7. "蓝桥西路":古桥名,位于陕西省蓝田县。 8. "靑青处":指的是绿色的地方。 9. "拾得璚儿":琼儿,指美玉,此处比喻美好的事物。 10. "似虎牙":像虎牙一样洁白美丽。
去完善
赏析
《玉兰》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通过对竹子、花和道路的描述,表现了诗人陈辅恬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内史北轩多种竹,隠居南洞少栽花”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北轩种植了许多竹子,而在南洞则较少栽培花卉。这里的“内史”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指他的一位朋友,因为“内史”在古代是一种官职。 接下来的“蓝桥西路青青处,拾得璚儿似虎牙”两句,则是通过具体的事物形象来表达诗意。蓝桥是古代的一座桥梁,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境内。这里诗人以蓝桥为背景,描述了在一条绿色的小路上,他发现了一朵形似虎牙的琼花。这里的“璚儿”指的是琼花,一种白色的花朵,而“虎牙”则是指人的牙齿,这里用来形容琼花的形状。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满了田园生活的乐趣。诗人通过对竹林、花卉和道路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隐逸生活和自然观。同时,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兰》是南宋诗人陈辅的一首描绘玉兰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在创作《玉兰》时,陈辅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家庭贫困,陈辅不得不放弃科举考试,转而投身军旅。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参加战争,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尽管如此,陈辅仍然无法摆脱生活困境,晚年时更是家徒四壁,靠卖字画为生。 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流。陈辅的《玉兰》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通过描绘玉兰花的美艳和短暂的生命周期,陈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