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所居
湖水山云绕县斜,茂林修竹野人家。
宿酲过午无人问,卧听东风扫落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水、山脉与云朵环绕着县城的斜坡,繁茂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遍布在乡村农户家。
清晨醒来,昨日残留的酒意还未消散,中午时分也没有人前来问候。我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春风吹拂而过,扫去了满地的花瓣。
去完善
释义
1. 湖水山云:湖水代表周边有水的地方,山云是云雾缭绕的山间。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居住在山水秀美之地。
2. 县斜:县城的附近。这里的“斜”表示在附近的意思。
3. 茂林修竹:茂密的树林和高大的竹子。这里是说农村的生态环境良好。
4. 宿酲过午:宿酲是指隔夜未消的酒气。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醒来后,还带着前夜的醉意。
5. 东风扫落花:春天到了,东风吹来,花儿纷纷凋谢。这里暗示了季节转换,也意味着作者即将离开这个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田园风光和宁静的生活场景。首先,诗中的“湖水山云绕县斜”展现出一幅山水环绕的优美画面,诗人用湖光山色勾勒出家乡的美丽景色。接着,“茂林修竹野人家”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景象,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与朴实无华的乡野人家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然后,“宿酲过午无人问”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他借酒消愁,但酒醉醒来却无人问津,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尽管如此,他依然能够以超脱的心态欣赏周围的世界。最后,“卧听东风扫落花”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静静倾听春风拂面、花落满地的声音,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生活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所居》是南宋诗人陈辅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时期(1127年-1162年),这个时期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辅的生活经历也比较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职。后来,他在民间过着隐居生活,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对于金国的侵略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态度。这使得南宋社会在政治上表现出保守、腐败的特点,民众生活也较为困苦。然而,这个时代也有一些文人志士,如陆游、辛弃疾等,他们坚持抵抗侵略,希望恢复中原,这也影响了陈辅的创作态度。
在《题所居》这首诗中,陈辅以自己居住的环境为背景,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关切。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