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固山
古城龙顶直,孤角雁行稀。
海月天悬镜,江云地作衣。
楚封山或是,秦凿事还非。
千古英雄恨,渔人一笑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城上方玉龙直飞,孤单的大雁排成稀疏的队伍飞行。
海上的明月如天空悬挂的明镜,江边的云朵仿佛是大地穿上了衣裳。
楚国封的山也许是这样的,秦国开凿的事情似乎还有些问题。
千百年来英雄们的遗憾,在渔夫的微笑中显得微不足道。
去完善
释义
1. 古城:这里指江苏省镇江市的北固山。
2. 龙顶直:龙顶,指南北固山的最高处。直,指地势高峻陡峭。
3. 孤角雁行稀:角,指军事上的烽火台。雁行稀,比喻烽火稀少,战事消停。
4. 海月天悬镜:形容海上明月如悬挂在空中的一面明镜。
5. 江云地作衣:江云,指长江上的云雾。地作衣,形象描绘云雾将大地覆盖的景象。
6. 楚封山或是:楚国曾封为北固山,但此说法仍有争议。
7. 秦凿事还非:秦始皇南巡时曾派人开凿北固山石壁,但其真实性有待商榷。
8. 千古英雄恨:化用唐·刘禹锡《石头城上》“千古英雄浪涌来”之句,表达英雄豪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无数遗憾。
9. 渔人一笑微:微,指笑容淡薄,传递出江南渔人对千秋伟业不以为意的淡定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固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历史的沉思。首联“古城龙顶直,孤角雁行稀”写出了古城的雄伟和周围环境的静谧,点明了地点与氛围。颔联“海月天悬镜,江云地作衣”通过月亮和云朵的映衬,展现了江水、天空和大地浑然一体的美景,以景寓情。颈联“楚封山或是,秦凿事还非”则暗含了对历史的反思,表现了诗人探究历史真相的意图。尾联“千古英雄恨,渔人一笑微”,揭示了诗人的心态,感叹古往今来英雄豪杰的悲剧命运,同时借渔夫的微笑表达出对世事无常的坦然态度。整首诗既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又表现出其洒脱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北固山》是南宋诗人陈辅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北固山时所见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据考证,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大片国土沦陷于金朝。这一年,陈辅辞官回乡,途径北固山时写下了这首描绘故乡风光的诗篇。
其次,我们要关注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间段内,陈辅所经历的人生际遇。陈辅年轻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由于政局动荡未能得志。他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最终还是选择辞官回乡。这段人生经历使得他对故土有了更深的眷恋之情,也为他的诗篇增添了浓厚的乡愁色彩。
最后,我们还要了解一下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知识。此时,南宋政权正处于金兵侵扰的压力之下,百姓生活困苦,文人志士渴望收复失地、重振家园。在这样的背景下,陈辅通过对北固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