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荆公生辰
十月江南已得霜,相君门客小山房。
冬深柏子和香扫,准备生辰作好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月的江南已经降下初霜,这座小山房里住着尊贵的主人和宾客们。寒冬即将来临,我们在扫去柏树的香气的同时,也要准备好庆祝生辰的熏香。
去完善
释义
1. "十月江南":指十月份的中国江南地区。
2. "相君":这里指的是宋代政治家、文人王雱,他曾任尚书省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
3. "小山房":指小山阁或小山亭等小型建筑,为古代文人的书房或雅集场所。
4. "柏子":柏树的种子,可用来制作香料。
5. "和香":将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制成熏香。
6. "生辰":生日。
去完善
赏析
首句“十月江南已得霜”描绘出一幅深秋初冬的江南水乡图,以“得霜”暗示季节转换,使读者感受到寒意渐浓的氛围。接着用“相君门客小山房”描述出小山房的独特地位以及居住者的心境。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相君门客”这一称谓,暗含尊敬和敬畏,同时也凸显了主人公的身份。
诗中的“冬深柏子和香扫”是点睛之笔,既描绘了隆冬时节清洁明亮的场景,又通过“和香扫”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日常生活的细节。这样的画面使得原本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结尾一句“准备生辰作好香”则透露出浓郁的人情温暖。尽管诗人没有明确提及主人公的生日,但“准备生辰”这四个字已经传达出他对这位“相君门客”的深深祝福。同时,“作好香”也象征着诗人对其品德和才学的赞美,使其成为了一个完美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性格完美融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通过对冬天的描绘和对主人公的赞美,使得这首诗歌成为了一首充满情感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076年,江西临川陈辅目睹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闲逸生活,写下此诗以寄托对他的敬仰之情。此时距王安石因变法失败辞相已有十年。十年前,这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为振兴国家而进行的大胆改革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和排挤。在理想破灭的痛苦和无奈中,王安石选择隐退。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新旧思想交替碰撞。陈辅作为王安石的门生,深感其恩泽,因此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对其师的敬仰、惋惜和对时代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