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泊宫
咸阳龙虎此飞升,二弟东山道亦成。
不见棠梨司命宅,空余丹井一泓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咸阳如龙如虎已腾飞,两位兄弟在东边的山路上也取得了成功。看不到棠梨的司命之神住的地方,只剩下那一口清泉般的炼丹井还在那里。
去完善
释义
1. 咸阳: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2. 龙虎:指秦国权臣吕不韦和赵国重臣李牧。
3. 二弟:此处指刘邦和项羽两位起义领袖。
4. 东山:地名,即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的灵岩山。
5. 道:指道家思想。
6. 成:成功。
7. 不见:看不到了。
8. 棠梨:一种果树,又称杜梨。
9. 司命宅:古代传说中掌管命运的神明的居所。
10. 空余:只剩下。
11. 丹井:炼丹的水井。
12. 一泓:一片水洼。
去完善
赏析
《下泊宫》是唐代诗人陈辅的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兴建阿房宫的历史事件,以及对东汉光武帝刘秀兄弟兴复汉室的故事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咸阳龙虎此飞升”,借用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阿房宫的历史背景,表达了秦朝的崛起与衰落。“龙虎”在这里指的是秦国的强大实力,而“飞升”则暗示了秦朝的灭亡。这句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幻。
次句“二弟东山道亦成”,则引用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兄弟在东山再起、兴复汉室的故事。这里的“二弟”指的是刘秀和他的兄弟刘演,他们成功推翻了新莽政权,重建了汉朝。这句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希望和信念,也暗示了人民在历史洪流中的力量。
最后两句“不见棠梨司命宅,空余丹井一泓清”,则是对上述两个故事的总结和对现实的反思。“棠梨司命宅”是指阿房宫的遗址,而今已经不复存在;而“丹井”则是刘秀兄弟东山再起的地方,现在也只留下一口清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下泊宫》是南宋诗人陈辅所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歌咏了在下泊宫所见的美景和感慨。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约公元1246年左右)。
在创作此诗时,陈辅正值中年,曾担任过承议郎、军器监主簿等职务。他的父亲陈尧佐因抗金壮烈牺牲,这使得他深刻体会到民族危亡和国家局势的严峻,因此在诗中也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宋金对峙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较为繁荣,陈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也反映在这首诗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描绘了水乡的美丽风光,又表达了作者对抗金事业的关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