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长忆儿时二老傍,元正岁岁有风光。
搀先礼数修人事,着好衣裳侍酒觞。
回首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叹换星霜。
尚期我老如亲老,却看儿童作节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元正: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 礼数:礼仪规定。
3. 侍酒觞:侍奉倒酒。
4. 星霜:星辰一年一周转,霜露一年一降落,比喻岁月更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亲情的珍视。首联描绘了小时候在父母陪伴下的快乐时光,那种温馨的氛围成为了诗人心中永恒的回忆。颔联通过描述礼仪和衣着的变化,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时代的变迁。颈联则表达出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亲情渐远的感伤。尾联寄托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期待,希望那时还能像小时候一样在父母的关爱下度过节日,同时也关注到孩子们庆祝节日的热闹场景,形成了一种温馨的对比。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日》是南宋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描绘春节景象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政权逐渐走向衰败,北方金朝崛起,南北对峙的局势愈发紧张。
高翥一生经历了南宋的盛衰变迁,曾在朝廷任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他的一生都在民间度过,对民间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他通过观察和体验,创作出这首描绘春节盛况的诗篇。
诗中通过对放爆竹、饮屠苏酒、贴门神等春节习俗的描述,展现了当时人们欢度佳节的热闹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