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七日与客游龙山
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浓。
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烟萝更几重。
沧海清江共今古,黄花红叶杂秋冬。
暝云自与千峰合,送我归鞍寺寺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野外穿着草鞋,我们一步一步地走着;天气寒冷,酒味淡薄,但客人之间的情谊却非常浓厚。我们的身体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一样,共同跋涉了千里之遥;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不知还要经过多少曲折。茫茫大海和清澈河流共同见证了古今的岁月变迁;金黄色的菊花和红色枫叶交织在秋天的时光中。夜幕降临,云层与山峰紧密相连,伴随着钟声,送我踏上归途。
去完善
释义
1. 野服:指村民所穿便服。
2. 芒鞋:草鞋。
3. 步步同:每一步都相同。
4. 萍水:指浮萍,常用来形容短暂而偶然的相遇。这里比喻作者和客人之间的交情虽然时间不长,但感情深厚。
5. 烟萝:指烟雾笼罩的藤蔓植物。
6. 清:清澈。
7. 黄花:指菊花。
8. 红:指枫叶的红叶。
9. 暝云:指黄昏时的云朵。
去完善
赏析
首联“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浓”,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出游的景象。诗人穿着简朴的野服,脚穿草鞋,和友人一道走过同样的道路。虽然天气寒冷,但友情的温暖使得酒味虽淡而情味愈浓。以“步步同”、“酒薄”来形容他们的关系,颇有意趣。
颔联“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烟萝更几重”,以“萍水相逢”的形象比喻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相遇之偶然。诗人把自己和友人的旅程比作漂泊不定的浮萍,行程千里,路途中穿过重重烟雾缭绕的树林,更显出环境的深幽和行路的艰难。
颈联“沧海清江共今古,黄花红叶杂秋冬”,从广阔的视角来描绘秋天的景象。无论是浩渺的大海还是清澈的江河,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金黄的菊花与火红的枫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秋景图。这两句诗既是对眼前景色的概括,也是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既有实写也有虚写,具有丰富的内涵。
尾联“暝云自与千峰合,送我归鞍寺寺钟”,借用了远山和暮云的意象,表达了对归途的期盼和对友情的感慨。当暮云与千峰相接之时,寺庙的钟声响起,预示着诗人将踏上归途,同时也象征着他们这次愉悦之旅的结束。这最后一联诗意深远,韵味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