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真观

标题包含
南真观
人烟一簇古溪头,竹树低昂映碧流。 曳杖不知山路险,南真观里谒浮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老溪流旁的人群中漫步,翠竹绿树映衬着清澈的水流。 手持拐杖并不知山路崎岖,来到南真观拜见神仙浮丘子。
去完善
释义
1. 人烟:人的气息,即居住的人家或人多的地方。这里指在古老的溪流旁的一簇人家。 2. 古溪头:古老溪流的源头。 3. 竹树:竹子与树木的并称,这里指竹林。 4. 低昂:高低起伏,这里形容竹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5. 碧流:清澈的流水,这里指溪水流淌的样子。 6. 曳杖:拖着拐杖,这里指行走在山间小路上。 7. 山路险:山中小路陡峭险峻。 8. 南真观:位于四川中部的南真观,始建于唐代,是道教圣地之一。 9. 谒:拜见,这里指前往拜见神仙。 10.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指南真观中的神仙。
去完善
赏析
《南真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来到一处古老溪头的情景。诗中,作者运用“人烟一簇”来形容这个地方的人烟稀少,通过“竹树低昂映碧流”来展示自然环境的优美与静谧。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表达了在山路艰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拄着拐杖前往南真观去拜见浮丘。整首诗意境古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求道的执着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真观》是南宋诗人谢谔的一首描绘庐山风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南宋,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由于北方金国的威胁,国家始终处于一种忧患之中。 在这个时期,谢谔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文人,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都体现在了他的诗歌创作中。他曾多次游历庐山,对庐山的壮丽风光有着深刻的体会。在南真观的游历过程中,他创作了这首《南真观》,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