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复朱晦庵

标题包含
复朱晦庵
笑指长沙擅阃,来向吾乡假途。 一段忙中说话,无非孔孟工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长沙:湖南省的省会城市。这里可以指当时的湖南地方官员,或者泛指当时的地方长官。 2. 擅阃:“擅”表示专断、把持;“阃”是古代城门的意思。这个词意思是把持了城门的权力,比喻独揽大权。 3. 假途:借用道路。这里可能是指前往某地的途径。 4. 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并称,这里指代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5. 工夫:工作或做事所费的时间、精力等。这里是说,诗人与长沙擅阃的对话,都围绕着儒家学说展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标题中的“复”意味着回信或答复,而“朱晦庵”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字。题目暗示了这首诗是对朱熹的回应。诗人以自己家乡的著名人物贾谊(字长沙)为例,提到他们在相似的情境中对孔孟之道的坚持和实践。作者信中提到在繁忙的生活中依然坚守着儒家的道德教诲,体现了诗人对朱熹观点的赞同和共鸣。整首诗表达出的是诗人和朱熹之间的共同信仰和对儒家思想的忠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复朱晦庵》是南宋诗人谢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五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民间生活仍较为艰苦。 在这一年里,谢谔的人生际遇可谓一波三折。他曾担任官职,但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他在家乡江西崇仁度过了这段时光,期间结识了著名理学家朱熹,两人成为好友。朱熹去世后,谢谔为悼念挚友而创作了这首诗歌。 在这个时代,儒家文化受到重视,朱熹的理学思想影响深远。谢谔深受其影响,他在诗歌中表达了与朱熹共同追求儒家道德理想的精神共鸣。同时,他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国家治理、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