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追和邵祭酒柬吕太学

标题包含
追和邵祭酒柬吕太学
艰难方见救时在,一介儒生为国哀。 六豕奸雄千古恨,二龙奔驭几时回。 道州自分填沟壑,天诏何须贲草莱。 我识先生心似铁,宸章莫更苦相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困境中才能彰显拯救的重要性,一个学者为国家忧心忡忡。 六个狡猾的英雄造成千年遗憾,两条龙在操控间何时归来? 道州民众已准备赴死,天赐诏书何必呼唤草地上的小草? 我知道先生心如钢铁般坚强,皇帝的圣旨不要再苦苦催促了。
去完善
释义
1. 艰难:这里指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困境和危机。 2. 救时:拯救时局,解决问题。 3. 一介:一个人或一个平民,表示谦恭的意思。 4. 儒生:读书人,这里泛指文人学者。 5. 为国哀: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感到悲痛。 6. 六豕奸雄:这里指的是王莽。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滥杀无辜,后被光武帝刘秀击败,留下千古遗憾。 7. 二龙奔驭:这里指的是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事件。 8. 道州:地名,今湖南道县。 9. 自分:自己预料,认为。 10. 填沟壑:比喻处于贫贱地位,默默无闻。 11. 天诏:皇帝的诏书。 12. 贲草莱:草莱,田野;贲,装饰。这里指皇帝赐予的荣誉和地位。 13. 我识:我对……有了解。 14. 宸章:皇帝的诗文。 15. 莫更:不要再。 16. 苦相催:苦苦相逼。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家国之思、君子之风的诗作。诗人通过表达对国家的忧思和对朝政的关切,展现了自己的高尚品质。在此,我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赏析。 首联“艰难方见救时在,一介儒生为国哀”揭示了诗的时代背景和国家命运,表达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的家国情怀。这里的“救时”指的是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能力,而“一介儒生”则体现了诗人谦逊的品质和执着的信念。 颔联“六豕奸雄千古恨,二龙奔驭几时回”运用了历史典故来揭示朝政的腐败,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这里“六豕”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用以暗讽当时的奸佞小人;“二龙”则是对唐代两位贤明皇帝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比喻,诗人担忧国家的未来难以重现往日的辉煌。 颈联“道州自分填沟壑,天诏何须贲草莱”中,“道州”是诗人自己的代称,意为自己愿意为国家献身;“天诏”则是天子诏令的敬称,意味着诗人在如此困境下仍然坚守信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为国家赴汤蹈火的决心与信念。 尾联“我识先生心似铁,宸章莫更苦相催”中,“宸章”是指皇帝的诏书或诗文,这里是借指皇帝的关怀。诗人表明自己拥有坚定的意志和钢铁般的信念,即使在皇帝的关爱下也不会动摇。整首诗以此呼应开篇的家国情怀,突出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勇敢担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追和邵祭酒柬吕太学》是南宋诗人谢谔的一首酬答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具体年份难以确定。在南宋年间,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多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心灵的宁静。 谢谔这一时期的个人经历较为简单,他以文名世,长期潜心学问,研究儒家经典。据史书记载,谢谔曾参加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登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反而更加勤奋地研究各种知识。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大力提倡儒家文化,各地书院纷纷兴起,学者们相互交流学术思想,共同探讨学问。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对谢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与同道学者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境界。 总之,《追和邵祭酒柬吕太学》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谢谔在与同道学者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在这首诗中,谢谔表达了他们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