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瑞堂
循良天惠海边头,波浪澄清宿雾收。
才把一麾来北阙,便惊六瑞到南州。
日高双影亭亭并,风动孤香冉冉浮。
好作画图献当宁,御屏风上永传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沿着海滨一路向前,看到海水清澈、雾气消散的美景。很快来到了北方的都城,发现在南方的城市也收到了好消息。太阳升得很高,两座城市蒸蒸日上;风吹过,香气飘荡在空气中。希望将这些美景绘制出来,献给国家,愿这美丽的画卷永远流传下去。
去完善
释义
1. 循良:有良好品德的官员。
2. 天惠:自然的恩赐。
3. 海边头:指沿海地区。
4. 波浪澄清:指海上的风浪平息。
5. 宿雾:久聚的雾气。
6. 一麾:本指指挥作战时用的旗帜,这里代指地方官。
7.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借指皇宫或朝廷。
8. 六瑞:指六种吉祥的征兆。
9. 南州:南方地区。
10. 日高:太阳升高,形容时间已不早。
11. 亭亭并:形容物态端庄,并排而立。
12. 孤香:独自飘散的香气。
13. 冉冉浮:缓缓升起。
14. 当宁:指皇帝。
15. 御屏:皇帝的屏风。
16. 永传休:永远流传美名。
去完善
赏析
《六瑞堂》是一首描绘海滨风光的诗,诗人通过对大海、阳光、风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海边美丽的景色和诗人的欣喜之情。首联“循良天惠海边头,波浪澄清宿雾收”,描述了海边初晴的情景,通过“波浪澄清”与“宿雾收”展现大海的浩渺和晴朗的天空。颔联“才把一麾来北阙,便惊六瑞到南州”,则借用了六瑞这一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于滨海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颈联“日高双影亭亭并,风动孤香冉冉浮”,进一步描绘了太阳照耀下的大海景象,同时以风中飘动的香气衬托出大海的美丽。尾联“好作画图献当宁,御屏风上永传休”,则是诗人对海滨美景寄予的美好愿望,希望将这美好的景色永远保留在画图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六瑞堂》是南宋诗人谢谔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时期。此时正是宋金战争时期,南宋统治者采取妥协求和的方针,但由于金国的进攻压力,南宋政权仍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在这首诗创作的时期,谢谔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在政治舞台上担任过官职,后来因不满朝廷的腐朽堕落而辞官归隐。在乡间,他潜心研究学问,培养了众多弟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田园风光、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许多文人墨客关注国家命运,以诗歌为载体,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谢谔的这首《六瑞堂》也不例外,他在诗中表达了渴望和平、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