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裴宣城上元所居

标题包含
送裴宣城上元所居
水流过海稀,尔去换春衣。 泪向槟榔尽,身随鸿雁归。 草思晴后发,花怨雨中飞。 想到金陵渚,酣歌对落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水静静流淌,海风稀少轻拂,你离开去换上春天的衣裳。泪水在咀嚼槟榔时尽数流下,身影随着北飞的鸿雁渐渐远去。青草期待晴天生长,花朵却埋怨风雨飘扬。想起那金陵的一片绿洲,我在夕阳之下尽情歌唱。
去完善
释义
1. 裴宣城:指裴敬宪,曾任宣城县令。 2. 上元所居: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区,是裴敬宪的住所。 3. 海稀:形容远离海洋的地方。 4. 尔去:你离去。 5. 春衣:春天的衣物。 6. 槟榔:一种常绿乔木,产于热带地区,其果实可食用,树皮可作药材。 7. 鸿雁:即大雁,是一种候鸟。 8. 草思:草的生长欲望。 9. 晴后发:在晴天时生长。 10. 花怨:花的哀愁。 11. 雨中飞:在雨中飘落。 12. 金陵渚:南京附近的江边。
去完善
赏析
《送裴宣城上元所居》是唐朝诗人李嘉祐的一首送别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别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天的热爱。 首先,诗人以“水流过海稀,尔去换春衣”开篇,暗示了朋友将要离开的地点和时间。诗人用“海稀”来形容水的流动,形象地描绘出水流的动态和速度,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而“尔去换春衣”则表明了友人的离去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接着,诗人以“泪向槟榔尽,身随鸿雁归”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诗人用“泪向槟榔尽”来形容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身随鸿雁归”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然后,诗人以“草思晴后发,花怨雨中飞”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诗人用“草思晴后发”来形容春天来临时草木生长的情景,用“花怨雨中飞”来表达春天花朵凋零的遗憾。这种景象的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诗人以“想到金陵渚,酣歌对落晖”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愿望。诗人用“想到金陵渚”来形容自己思念朋友的情景,用“酣歌对落晖”来表达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这种愿望的表达,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总之,《送裴宣城上元所居》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别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天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裴宣城上元所居》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58年。在这一年里,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整个国家陷入战乱之中。 在此背景下,李嘉祐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漂泊不定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友人裴宣城的相遇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这首诗就是在他与裴宣城告别时创作的,表达了他们对战乱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当时,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政治腐败、军事疲弱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选择了远离纷争,寻找心灵的慰藉。李嘉祐也是如此,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