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首
深岩有老翁,宠眉鬚鬓雪。
夜半呼我名,授我微妙诀。
辽画古籀样,体势讹复缺。
双眸忽炯炯,须臾竟披阅。
至今得其传,心会口难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洞中有一位老者,浓密的眉毛和胡须都已变白。在半夜时分呼唤我的名字,传授给我神秘的秘诀。那画卷古老而独特,字体和样式都充满歧义与缺失。然而这双眼睛突然变得明亮,转眼间竟然已经读完。直到现在我还能感受到他的传承,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去完善
释义
"深岩有老翁,宠眉鬚鬓雪"注释:
深岩:指隐居于深山之中的岩洞。
老翁:年老的男人,这里指的是一位隐居的高人。
宠眉鬚鬓雪:形容老翁眉毛和胡须如雪一般白,表示他年纪很大。
"夜半呼我名,授我微妙诀"注释:
夜半:深夜的时候。
微妙诀:高深的道理或诀窍。
"辽画古籀样,体势讹复缺"注释:
辽画:辽代的绘画艺术。
古籀样:古代篆书的样式。
体势:书法艺术的结构和姿态。
讹:错误,不准确。
复缺:指画作中部分笔画缺失。
"双眸忽炯炯,须臾竟披阅"注释:
双眸:双眼。
炯炯:明亮的样子。
须臾:片刻之间。
披阅:翻阅,浏览。
"至今得其传,心会口难说"注释:
至今:直到现在。
得:得到,领悟到。
其传:指老翁传授的微妙诀。
心会:心里明白。
口难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法描绘了诗人李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一位神秘老者的教导,学会了一门神秘的技艺。从“深岩有老翁,宠眉鬚鬓雪”可以感受到这位老者的孤独与苍老,而他的智慧却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照亮了诗人的道路。接下来的诗句则描述了诗人如何在老者的教导下学习这门技艺的过程。尽管文字简洁,但却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这门技艺的喜爱和尊敬。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所学到的技艺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慨。整首诗将人生经验、精神追求以及个人感悟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诗四首》是南宋诗人李涛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共有四首,以田园风光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在这首诗中,李涛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农村田野的景色,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南宋与金国并立,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李涛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这个时代的影响。
在李涛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权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李涛则选择了离开繁华的城市,回到乡村田园过隐居生活。他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乐趣,这从他诗歌中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中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杂诗四首》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的动荡社会中,李涛选择远离城市,回归乡村田园,用诗歌表达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