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山翁
松萝深处住,闲野不生愁。
鸟语烟岚静,水声门户秋。
花间归洞路,山下钓鱼舟。
沐浴圣王化,自怜丝满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松萝的深处分居,这片静谧的田野远离忧愁。
鸟儿在烟岚中静静鸣叫,秋天的水流声传遍家家户户。
沿途的花儿引领我们走向幽深的洞穴小路,山脚下停着那艘用来垂钓的小舟。
沐浴在这位圣王的教化之下,不禁为自己满头的白发感到怜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翁:指的是隐居于山林中的老者。
2. 松萝:一种寄生植物,此处指代深山老林。
3. 闲野:指偏僻的乡村。
4. 烟岚:烟雾弥漫的山林景色。
5. 门户:指山涧溪水与外界沟通的地方。
6. 花间:花草丛生的山坡上。
7. 洞路:通往山洞的小路。
8. 圣王化:指皇帝的教化政策。
9. 自怜:自我感叹。
10. 丝满头:形容头发花白。
去完善
赏析
《赠山翁》是唐代诗人李涛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隐居于山林的宁静生活。全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首联“松萝深处住,闲野不生愁”,描述了山翁在深山老林中居住,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没有烦恼和忧虑。“松萝”指松树和女萝,这里用来形容山林的环境。“闲野”则表现了山翁心境的平静与豁达。
颔联“鸟语烟岚静,水声门户秋”,通过对鸟鸣和水声的描绘,展现了山林清晨的宁静氛围。“烟岚”指的是山间雾气,这里用以表现山林的神秘与宁静。“门户秋”则暗示了秋天已到,但山翁仍悠然自得,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颈联“花间归洞路,山下钓鱼舟”,进一步展示了山翁生活的情景。他在繁花盛开的小路上漫步归来,在山脚下泛舟垂钓,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样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画意,令人向往。
尾联“沐浴圣王化,自怜丝满头”,揭示了山翁内心的矛盾。他虽然过着隐逸的生活,但仍意识到自己身为世俗之人,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的牵绊。“沐浴圣王化”表示受到了圣王的教化,意指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自怜丝满头”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已满头白发的感慨,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总的来说,《赠山翁》这首诗通过描绘山翁隐居生活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身处尘世却无法完全超脱的内心矛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山翁》是唐朝诗人李涛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大约是公元7世纪至8世纪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时期,李涛作为一名文人,生活在一个繁华的城市,他对山水田园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他向往自然,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宁静。因此,他在《赠山翁》一诗中,通过对山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然而,随着社会的繁荣,人们也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导致了道德沦丧、腐败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使李涛感到忧虑和痛心。在《赠山翁》中,他以山翁为象征,表达了对清廉、淡泊名利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总之,《赠山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社会繁荣、文化发展的时代。然而,这个时代的背后也存在着道德沦丧、腐败等问题。诗人李涛通过描绘山翁的形象,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