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日寄李学士
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
恼乱玉堂将欲徧,依稀巡到第三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先生今天没有兴致,只是为了求得一瓶治疗耳聋的酒。这烦恼在殿堂中蔓延开来,隐约巡查到了第三个大厅。
去完善
释义
1. 春社日:旧时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这一天要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
2. 李学士:指的是李涛,唐朝人,曾任翰林学士。
3. 社翁:指主持祭祀土地神的乡里长者。
4. 乞:向人讨取。
5. 治聋:治疗耳聋,这里比喻解忧。
6. 玉堂:这里指皇宫大殿。
7. 将欲徧:将要走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涛的一首描绘友情和生活的诗篇。题目中的“春社日”指的是春分前后的一段时间,这时农民们会举行祭祀土地神的仪式,祈求一年的丰收。而“李学士”则是诗人的朋友,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人。
首句“社翁今日没心情”,诗人以“社翁”自喻,表示自己今天没有心情去参加春社日的活动。接着的“为乞治聋酒一瓶”,诗人想通过一瓶酒来治疗自己的烦恼和忧虑。这里的“治聋”是一种比喻,形容人们通过饮酒来暂时忘记烦恼,放松心情。
第二联“恼乱玉堂将欲徧,依稀巡到第三厅”,描绘了诗人在宴会上与朋友交流的场景。“玉堂”在这里指的是华美的宴会场所,“巡”则是指诗人与朋友们在宴会上的互动。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以及自己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春社日寄李学士》是唐朝诗人李涛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9年,正值安史之乱期间。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叛乱,历时八年,给唐朝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在这个特殊时期,李涛的人生际遇也颇受波折。他原本在朝为官,但因战乱被迫离开长安,辗转流离,度过了许多艰难困苦的日子。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当时的社会背景也与这首诗密切相关。唐朝中叶,由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加之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导致了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在诗中得到深刻反映,使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