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曲

标题包含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王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查看更多
吃不饱的胖子
去完善

译文
月亮刚刚升起,秋天的露水还很轻微;轻薄的丝绸已经单薄,却还未更换衣裳。夜晚弹起银色的古筝,久久不愿停下;心中畏惧那空荡的房间,无法安心归来。
吃不饱的胖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桂魄:指月亮,古人认为月中有桂树。 2. 秋露:秋天的露水。 3. 轻罗:薄薄的丝绸衣物。 4. 更衣:更换衣服。 5. 银筝: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银或银饰装饰,故称银筝。 6. 夜久:夜晚时间很久。 7. 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8. 空房:无人居住的房间。 9. 不忍归:舍不得回去。
吃不饱的胖子
去完善
赏析
《秋夜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描绘女子心绪的诗歌。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秋夜宁静的氛围和女子孤独的心境。 首句“桂魄初生秋露微”,以月亮的出现和秋天的露水渲染了环境的清冷气氛。“桂魄”代指月光,“秋露微”则暗示了初秋时节的自然特征。这一句为后面的情感抒发营造了冷清、寂寥的氛围。 第二句“轻罗已薄未更衣”,描述了女子的穿着状况。“轻罗”指的是轻薄的丝绸衣物,“薄”表示衣服的单薄,“未更衣”表明女子尚未更换保暖的衣物。这句揭示出女子内心的犹豫不决和忧郁愁绪。 第三句“银筝夜久殷勤弄”,写女子深夜弹奏银筝的情形。银筝是一种精美的筝,代表音乐的优美与雅致。“夜久”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殷勤弄”则表示女子在长时间的夜晚独守空房,通过弹奏银筝排遣寂寞。 最后一句“心怯空房不忍归”,体现了女子内心矛盾的心情。她既希望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又害怕面对空荡的房屋和无尽的孤独。这种复杂的心态让整首诗的情绪变得更加丰富和饱满。 总之,《秋夜曲》是一首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心理状态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女子独居空房的孤寂和矛盾心态的诗歌。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和富有情感的词句,将女子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吃不饱的胖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曲》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之手。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此时的唐朝正处于盛世之下,社会繁荣,文化艺术高度发展。 在这个时期,王维在朝为官,他的政治地位逐渐上升,但在内心深处仍然保持着对自然山水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作品往往体现出一种出世超脱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时,唐代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音乐、绘画、书法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人墨客们热衷于以诗歌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因此,这个时期的诗歌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咏史抒怀之作,也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作品。
吃不饱的胖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