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风强劲,角弓发出鸣响,将军在渭城狩猎。草原枯萎,老鹰的眼神锐利;雪化净尽,马蹄声显得特别轻盈。忽然之间穿越新丰市,最终返回了细柳营。回头遥望刚才射击大雕的地方,此刻已是千里暮云映衬下的平原景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风劲:指风力强劲。
2. 角弓鸣:形容弓箭在风中发出声响。
3. 渭城: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
4. 鹰眼疾:形容老鹰的眼睛锐利,可以快速发现目标。
5. 新丰市: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6. 细柳营:古代军营名,这里借指军队的驻地。
7. 射雕处:指射箭的地方,暗指将军英勇善战。
8. 暮云平:傍晚时分,天空的云层显得平坦而低垂。

去完善
赏析
《观猎》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描绘狩猎场景的诗歌。全诗通过对风力、弓箭、将军、猎物等元素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狩猎场面。
首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描述了在强劲的风中,弓箭发出响声,将军在渭城进行狩猎活动。这一联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狩猎场景。
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则将视线聚焦到狩猎的主角——鹰和马身上。草木枯萎的季节,雄鹰的眼睛显得更加敏锐;雪融化后,马匹的步伐显得轻盈矫健。这两句不仅展示了狩猎活动的环境特点,还表现了动物和人类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适应能力。
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通过空间的变化,暗示了狩猎过程的漫长和艰苦。虽然诗人没有明确交代时间流逝的过程,但通过两次地点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狩猎者在漫长的旅程中的艰辛和挑战。
尾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则是以暮云为背景,回顾狩猎的整个过程。这句诗意境深远,既有对狩猎胜利的喜悦,又有对大自然壮美景色的赞美,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猎》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712-756年),这个时期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国力强大,文化繁荣。
在人生际遇方面,王维在早年就进入官场,成为朝廷官员。他在官场上表现出色,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然而,随着政治斗争的加剧,他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为了明哲保身,他选择了离开官场,隐居于辋川别业,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经济、文化和科技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抒发壮志的重要形式,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维写下了这首描绘狩猎场景的诗篇,展现了他在山水田园之间的寄情抒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