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从家乡而来,应该了解家乡的近况吧?明天的窗户前,梅花是不是已经开花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君:你。
2. 自:从。
3. 故乡: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4. 应:应该。
5. 知:知道。
6. 故乡事:家乡的事情。
7. 来日:明天。
8. 绮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9.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相当于“以前”。
10. 著花未:开花了没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诚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中,“故乡”二字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而“应知故乡事”则暗示了诗人渴望了解故乡的变化。接下来,诗人通过询问“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表达了对故乡风景的关切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令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思乡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诗三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此时的王维已经是位高权重的朝廷官员,但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一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益激烈。作为朝臣的王维,虽然身居高位,但他深知官场险恶,渴望远离纷扰,回归自然。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们的深深怀念。
在这首诗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则是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