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台万年寺
古寺来投宿,云岩第几层。
有诗堪供佛,无事且依僧。
小阁泉喧枕,修廊雨暗灯。
好峰看未足,梦绕碧崚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寺庙里过夜,身处于层层叠叠的云岩之间。
我有诗篇可以供奉佛像,无事时便依靠僧人。
在小阁楼里,泉水的声音吵醒了我,长廊上的雨滴使灯光显得昏暗。
这美丽的山峰还未看过瘾,我的梦就已经环绕在这峻峭的山岭间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天台:浙江省天台县,以天台山得名。
2. 万年寺:位于浙江天台县境内的寺庙。
3. 云岩:此处指天台山一带的山岩。
4. 小阁:指万年寺内的小亭或楼阁。
5. 修廊:指寺院内的长廊。
6. 碧崚嶒:形容山峰峻峭、绿色环绕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宿天台万年寺》是明代诗人陈知柔的作品,该诗以描写在寺庙过夜的经历和感受为主。诗歌开头直接写出作者来到古寺投宿的情景,表达出在深山古寺中寻求宁静的意境。接着描述自己在寺庙中的生活,并强调了自己与佛、僧的关系。最后两联分别描述了寺庙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心理活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景色的独到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天台万年寺》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陈知柔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知柔正值中年,经历了宦海浮沉,内心渴望寻找宁静之地。此时,他因被贬谪而流寓福建武夷山一带,与天台万年寺的距离并不遥远。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有机会深入体验天台山的风光和文化底蕴,为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出他的创作热情。
当时,南宋王朝虽然偏安江南一隅,但局势并不稳定,尤其是金兵南下,国家形势严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纷纷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天台万年寺作为佛教胜地,吸引了无数文人士大夫前来游历、参禅,成为了他们抒发情怀的重要场所。
在这首诗中,陈知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台万年寺的美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陈知柔在时代的洪流中,对个体命运的反思和追求精神解脱的意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