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游曲

标题包含
西游曲
花销秋老白日短,败红荒绿迷空馆。 拟将清血洒昭陵,幽谷蛇啼半山晚。 十年辞家勤献书,王孙不许延公车。 江头祖庙祭无血,重门生草寒离离。 我有黄金三尺剑,奸骨无痕古波艳。 佩入函关无故人,玉握凋零七星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秋天的深入,白天的时光逐渐缩短,凋败的花朵和荒芜的绿色让人迷失在空旷的馆舍之中。我想将鲜红的热血献给昭陵,但幽深的山谷中,半山的夜晚却传来令人惊悚的蛇鸣。 十年来离家辛勤撰写书籍,可贵族们却不允许我被召见。江边古老的祖庙祭祀无血,重重的大门生长着杂草,显得格外凄凉。 我怀揣三尺黄金宝剑,古人奸邪的痕迹却在古波中鲜丽。佩戴宝剑进入函谷关,却已无故人,曾经如玉般的手握如今也已凋零,只有七星黯然失色。
去完善
释义
花销:这里指花朵凋谢。 昭陵:唐朝皇帝的陵墓,这里主要指的是唐太宗的昭陵。 幽谷:深幽的山谷。 王孙:本指皇族子孙,这里是诗人自指。 献书:指向皇帝进谏。 公车:汉代官署名,也借指举荐士人。 江头:江边。 祖庙:祖先的宗庙或祠庙。 寒离离:形容离愁像冷风一样吹拂在心头。 三尺剑:古代长剑的长度,此处是虚指。 奸骨:指恶人遗骨。 函关:即函谷关,位于河南省陕县境内的古关卡,相传老子出关后西行至印度传教。 故人:老朋友。 玉握:执掌政权之意。 七星暗:形容政坛混乱,时局不明。
去完善
赏析
《西游曲》是南宋诗人钱易的一首怀古诗。全诗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深深思考。 首句“花销秋老白日短”,以秋天花朵凋谢、时光流逝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伤的气氛。接下来的“败红荒绿迷空馆”,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荒凉的绿色和败落的花朵交相辉映,使得空旷的馆舍显得更为神秘莫测。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感悟。 接着,诗人用“拟将清血洒昭陵”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关切与尊重。这里的“昭陵”是指唐太宗的陵墓,意味着诗人希望以自己的忠诚之心来祭奠历史。而“幽谷蛇啼半山晚”则形象地描绘了暮色中深谷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 在“十年辞家勤献书,王孙不许延公车”两句中,诗人叙述了自己为了求学离家多年,却始终无法得到贵族阶层的认可。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以及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无奈与愤懑。 最后,“江头祖庙祭无血,重门生草寒离离”两句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时所见到的景象:江边的祖庙已经荒废,无人祭拜;厚重的门扉上长满了杂草,让人感到寒冷与荒凉。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充满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现实的思考。钱易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传达出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游曲》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钱易的一首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960-1127年间,也就是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发展迅速,尤其是词这种艺术形式,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和学者投身于创作。 钱易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出身贫寒,但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成年后,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因直言敢谏,多次受到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 在《西游曲》创作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一方面,北方边境不断受到辽、金的侵略,国家财政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钱易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感悟,创作出这首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