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嵇康小舞词

标题包含
嵇康小舞词
薛九三十侍中郎,兰香花态生春堂。 龙盘王气变秋雾,淮声哭月浮秋霜。 宜城酒烟湿羁腹,与君强舞当时曲。 玉树遗辞莫重听,黄尘染鬓无前绿。 我闻襄阳白铜鞮,荒情古艳传幽悲。 凄凉不抵亡国恨,尘中苦泪飞柔丝。 洛阳公子擎银觞,跪奴和曲生辉光。 茂陵旅梦无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薛九三十侍中郎:薛氏第九子,三十岁的侍郎。 兰香花态生春堂:春意盎然的厅堂里兰花盛开。 龙盘王气变秋雾:帝王之气如同秋天雾气般飘渺不定。 淮声哭月浮秋霜:淮河边的哭泣之声在秋天月光下显得更为凄冷。 宜城酒烟湿羁腹:宜城的烟雾弥漫,让酒后的肚子感到湿润不适。 与君强舞当时曲:勉强与你一起舞动那当时的舞曲。 玉树遗辞莫重听:不要再重复那玉树的美丽言辞了。 黄尘染鬓无前绿:黄色尘土沾染了双鬓,再没有往日的翠绿。 我闻襄阳白铜鞮:听说襄阳的白铜鞮有古老的韵味。 荒情古艳传幽悲:用古老的方式传递出深深的悲伤之情。 凄凉不抵亡国恨:那种悲伤也比不上亡国的痛苦。 尘中苦泪飞柔丝:尘世间的痛苦泪水如丝般飞舞。 洛阳公子擎银觞:洛阳的贵公子举起银色的酒杯。 跪奴和曲生辉光:卑微的仆人在歌声里熠熠生辉。 茂陵旅梦无春草:梦境中的茂陵没有春天的芳草。 彤管含羞裁短章:红色笔管羞涩地记录下这短暂的篇章。
去完善
释义
1. 薛九:诗人虚拟的人名。 2. 侍中郎:官职名称,此处是虚指。 3. 兰香花态:形容美丽的景致。 4. 春堂:春天的厅堂。 5. 龙盘王气:指皇帝的气派。 6. 秋雾:秋天的雾气。 7. 淮声哭月:淮河边的哭泣之声如同月亮升起一样自然。 8. 宜城: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 9. 酒烟:酒的香气。 10. 羁腹:束缚住肚子,指限制饮酒的量。 11. 君:你,此处指薛九。 12. 当时曲:当时的歌曲。 13. 玉树:比喻美好的事物。 14. 遗辞:遗留的言辞。 15. 重听:再次聆听。 16. 黄尘:尘土飞扬的景象。 17. 前绿:之前的绿色。 18. 我闻:我听说。 19. 襄阳白铜鞮:古代歌曲名。 20. 荒情古艳:指古代的情事。 21. 幽悲:深沉的悲伤。 22. 不抵:不如。 23. 亡国恨:国家灭亡的悲痛。 24. 尘中苦泪:在尘世中所承受的苦难和泪水。 25. 柔丝:柔软的丝绸。 26. 洛阳公子:洛阳的贵族公子。 27. 擎银觞:举起银色的酒杯。 28. 跪奴:仆人。 29. 和曲:随着歌曲的节奏。 30. 生辉光:发出光辉。 31. 茂陵:地名,位于中国陕西省。 32. 旅梦:离家在外的梦境。 33. 春草:春天的草。 34. 彤管:红色的笔管。 35. 含羞:害羞的样子。 36. 短章:篇幅较短的文章。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嵇康小舞的词作,作者钱易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诗词功底,展现了这一舞蹈的独特魅力。词作通过对舞者、舞姿、音乐、环境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对嵇康小舞的赞美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 开篇两句,“薛九三十侍中郎,兰香花态生春堂”,描述了舞者的形象和气质。薛九是指舞者的名字,三十是舞者的年龄,侍中郎则是对其地位的形容。兰香花态则是比喻舞者的容貌和姿态,生动地展现出舞者的美丽和优雅。 接下来两句,“龙盘王气变秋雾,淮声哭月浮秋霜”,描绘了舞蹈的背景和环境。龙盘王气象征着皇室的气势,秋雾和秋霜则表现出环境的萧瑟和寒冷。淮声哭月则是用声音来表现舞蹈的情感,使得整个舞蹈更加生动感人。 接着四句,“宜城酒烟湿羁腹,与君强舞当时曲。玉树遗辞莫重听,黄尘染鬓无前绿”,表达了诗人对舞蹈的感受和评价。宜城酒烟是形容舞蹈的氛围,羁腹则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玉树遗辞和黄尘染鬓则是对舞蹈的深刻体验,体现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深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我闻襄阳白铜鞮,荒情古艳传幽悲。凄凉不抵亡国恨,尘中苦泪飞柔丝”,诗人通过描述襄阳白铜鞮这一舞蹈,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感受。荒情古艳是形容舞蹈的风格,幽悲则表现出舞蹈的情感。诗人认为,这种舞蹈虽然荒凉,但却充满了古代的韵味,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哀。 最后两句,“洛阳公子擎银觞,跪奴和曲生辉光。茂陵旅梦无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描绘了诗人自己和舞蹈的关系。洛阳公子是诗人的自称,银觞是酒杯,跪奴和曲则表现了诗人对舞蹈的热爱。茂陵旅梦和无春草则表现出诗人对舞蹈的深深怀念,彤管含羞裁短章则是对诗人自己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谦虚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嵇康小舞词》为五代十国时期文学家钱易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907年至960年,这段时期正处于中国历史的大动荡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则是指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楚国、南汉、南平(荆南)和北汉这十个割据政权。 诗人钱易在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过多个朝代的官员,历经战乱与家国变迁。这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对人生命运多舛的感慨。此时期文人阶层普遍崇尚儒家思想,但个人命运的难以把握使得不少人转向了道家思想的超脱与追求个体精神的解脱。 在这首《嵇康小舞词》中,诗人借用了魏晋名士嵇康的形象来展现自己的精神风貌。通过描述嵇康在刑场上抚琴而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尊严、风度和才情的崇尚,以及对生死无常、乐极生悲的深沉思考。这种表达与当时社会氛围相符,反映了文人阶层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矛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