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松陵答友人

标题包含
松陵答友人
鬰罗天上挹星躔,拾羽编衣泛碧莲。 长笛乱吹明月夜,秋风濯足太湖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永颐(1840年-1901年),法号“释永颐”,俗名“李瑞清”,字“少白”,号“梅痴”,又号“清道人”,中国清朝末年著名画家、书法家。 释永颐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对诗词书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郁罗天上摘取星辰,整理羽毛编制衣裳漂浮于绿莲之上。 夜晚在明亮的月光下吹起长笛,秋天在太湖边洗去疲劳。
去完善
释义
1. "欝罗天":指高处的天空。欝,同“郁”,是树木茂盛的样子;罗,包围,引申为天空的范围。 2. "挹星躔":这里是形容站在高处看星星运行的状态。挹,本义指舀水,这里形象地表示抬头仰望的动作;星躔,指星辰运行的轨迹。 3. "拾羽编衣":这里的意思是古人用鸟羽制作的衣服,用来象征飘逸的姿态。拾羽,指收集鸟羽;编衣,编织衣服。 4. "泛碧莲":指划船在湖泊中游玩。泛,指在水面上漂浮;碧莲,绿色的荷叶。 5. "长笛":一种横吹的管乐器,这里指代音乐。 6. "明月夜":在明亮的月光下的夜晚。 7. "秋风濯足":秋天的风吹拂过来,好像在给洗脚。濯足,洗脚的成语,寓意洁净身心。 8. "太湖边":江苏地区的著名水域,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南水乡的宁静生活场景,通过对星辰、明月和秋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恬静淡泊的追求与热爱。在诗人眼中,郁罗天是飘渺仙境,星星闪烁,仿佛触手可及。他身着儒雅的长袍,泛舟于碧波荡漾的湖水之间。夜晚时分,悠扬的长笛声随风飘散,引人遐思。在这里,诗人将自然与自我相融合,展现出对生活的热情和诗意人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松陵答友人》是南宋诗人释永颐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理宗宝祐年间(公元1253-1258年)。释永颐曾游历松陵一带,并于此期间结识了若干好友。这首诗便是诗人受到友人的邀约而创作的,用以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自己在旅途中感受到的景致之美。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南宋已经进入了风雨飘摇的时期。北方的金朝灭亡,蒙古势力开始南侵,南方的南宋政权岌岌可危。释永颐作为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对于国家局势有着深刻的忧虑。然而,他并没有在诗歌中直接抒发这种担忧,而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委婉地传达了他的家国情怀。 在诗人的时代背景下,南宋社会的文化氛围浓厚,士人之间的交谊往来十分频繁。僧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较高,受到广泛的尊重和礼遇。释永颐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广结善缘,与各界人物都有交流。这些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使得他在创作这首《松陵答友人》时,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