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魂

标题包含
梅魂
孤山踪迹迥无边,醉里罗浮别有天。春信挽回风冉冉,角声吹断月娟娟。石桥清趣将吟远,纸帐空香入梦传。觉后欲寻浑不见,泪痕残雪暝浮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独的山峰足迹深远无法触及,醉意中罗浮别有天地。春天的气息逐渐回暖,微风轻拂;号角声悠扬,月光皎洁。走过石桥时感受清新的趣味,咏叹不已;书香盈怀,如梦传递。醒来后想要寻找却已经不见,只留下泪水和残雪模糊的浮烟。
去完善
释义
1. 孤山:在杭州西湖中,因为孤独屹立而得名。这里借指诗人孤独的心境。 2. 罗浮:广东罗浮山,古代多有梅花种植。此处以罗浮代指梅花的优美环境。 3. 春信:春天的信息,这里指春天到来的迹象。 4. 角声:古代军中的号角之声,代表悲伤和哀愁的情绪。 5. 石桥:孤山上的一座著名古桥。 6. 纸帐:一种以纸为顶的床帐,此处借指诗人的住处。 7. 觉后:醒来之后。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梅魂”为题,抒发了自己对梅花的敬仰与眷恋之情。首句“孤山踪迹迥无边”,点明梅花生长环境之清冷高洁。次句“醉里罗浮别有天”则借罗浮仙境喻指梅花清雅脱俗之美。接下来三、四句“春信挽回风冉冉,角声吹断月娟娟”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微风轻拂中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月光下梅花争艳的场景。五、六句“石桥清趣将吟远,纸帐空香入梦传”则以清幽的石桥边吟咏梅花和对梅香的深深陶醉衬托出梅花的高尚品格。尾联“觉后欲寻浑不见,泪痕残雪暝浮烟”则在抒发离别梅花后的不舍及思念之情。全诗寓情于景,情境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性的敬佩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魂》是清朝诗人罗泰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乾隆年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鼎盛时期,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社会的繁荣并未掩盖其内在的矛盾和问题,如科举制度的弊端、官僚腐败、民间疾苦等。 罗泰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他生活的时代,他经历了世态炎凉、人生曲折,对社会的种种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希望通过诗歌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梅魂》一诗中,罗泰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高尚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他以梅花的品质自喻,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同时,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罗泰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