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睡蝶

标题包含
睡蝶
繁英采采拾香红,倚倦还栖锦绣丛。湿透粉裳愁夜雨,低垂玉版怯春风。魂归庄室应同化,梦与南柯杳不通。向晓却应谁唤醒,莺声遥在百花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采摘繁盛的花朵,收获香气四溢的红色花瓣,疲惫时依靠在华丽的花丛中休息。花朵被雨水打湿,颜色更加鲜艳,好像在害怕春天的风一样低垂着叶子。这样的花魂应该会被庄子理解并接受,但是却在梦中无法和南柯一梦相连通。黎明时分,谁会唤醒我呢?原来是远处的黄莺在百花之中歌唱。
去完善
释义
1. 繁英:此处指盛开的花朵。 2. 采采:意为繁多。 3. 拾香红:指采摘花朵以取得香气。 4. 倚倦:指在花丛中休息感到疲惫。 5. 锦绣丛:指美丽的花丛。 6. 湿透粉裳:指雨水打湿了蝴蝶的翅膀。 7. 愁夜雨:形容蝴蝶对夜间下雨感到担忧。 8. 低垂玉版:指蝴蝶在风中低垂翅膀。 9. 怯春风:形容蝴蝶在风中感到胆怯。 10. 魂归庄室:指蝴蝶死亡。 11. 应同化:指蝴蝶死亡后回归大地,化为尘土。 12. 梦与南柯杳不通:此句借用“南柯一梦”的典故,形容梦境无法与现实沟通。 13. 向晓:指天亮时分。 14. 却应: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 15. 谁唤醒:指谁使蝴蝶从沉睡中醒来。 16. 莺声:指黄莺的叫声。
去完善
赏析
《睡蝶》是罗泰的一首描绘蝴蝶美丽而又忧郁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通过蝴蝶的形象,巧妙地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诗中的蝴蝶在繁花丛中翩翩起舞,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然而,在夜晚的雨幕中,蝴蝶被淋湿了翅膀,无法再飞翔;春风吹拂,蝴蝶柔弱的身体无法承受,只能低垂下来。这些生动的画面,既展示了蝴蝶的美丽和脆弱,又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忧虑和感叹。此外,诗人还通过“魂归庄室应同化,梦与南柯杳不通”的描述,表达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泰的《睡蝶》作于清朝乾隆年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相对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土地资源紧张以及社会矛盾逐渐显现等问题,潜在的危机也在逐渐积累。 罗泰生于书香门第,早年家境优渥,颇受家庭熏陶。他早年的生活虽然无忧无虑,但在求取功名过程中却遭受挫败。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珍惜当下生活。在闲暇之余,他开始寄情山水,诗酒为伴,陶冶情操。 《睡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诗人以蝴蝶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在诗人看来,无论是蝴蝶的飞舞还是沉睡,都是它们顺其自然的生活状态。同样,人们也应该遵循自己的本性,不随波逐流,不为外物所动。这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在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