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洞
洞外野泉鸣,终古无人到。五色吐仙云,四面围丹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洞外的野泉在风中鸣响,一直以来都少有人涉足此处。五彩斑斓的云朵犹如仙人所吐,四面八方围绕着炼丹的炉灶。
去完善
释义
1. 朱明洞:可能是指广东增城的一座山洞,以“五色”的仙云及云雾缭绕的美景而闻名。
2. 野泉:野外的小溪或泉水。
3. 终古:自古以来,这里表示非常久的时间。
4. 五色:五彩斑斓的颜色,这里可能指的是洞中美丽的云彩或者洞穴周围的自然风光。
5. 仙云:形容美景如仙境般的云朵。
6. 丹灶:炼丹炉,古代道家炼丹的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描述洞内道教建筑。
去完善
赏析
罗泰的《朱明洞》描绘了一个遗世独立、人迹罕至的仙境般的地方。诗人通过对野泉、五色仙云、丹灶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气氛。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道家思想的融合,表达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泰的《朱明洞》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期,约在永乐年间(1403-1424年)。此时的罗泰刚刚步入官场,担任广东南海县知县一职。罗泰是江苏吴县人,自幼聪颖过人,擅长文学、书法,尤其以诗歌闻名于世。他在官场表现出色,深受当地百姓和朝廷的赞誉。然而,随着官场的起起伏伏,他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明朝初年的政治氛围相对宽松,但由于皇权斗争、宦官专权等因素,政治环境仍然充满变数。罗泰在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官场的腐败现象,内心深感忧虑。他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切之情跃然纸上,这首《朱明洞》便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中的“朱明洞”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相传为汉代仙人葛洪修炼成仙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向往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思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