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暗投明珠

标题包含
暗投明珠
媚川时未识,在掌共传名。 报德能欺暗,投人自欲明。 月临幽室朗,星没晓河倾。 的皪骊龙颔,荧煌彩凤呈。 守恩辞合浦,擅美掩连城。 鱼目应难近,谁知按劒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还未识得媚川之时,便在众人之间传扬名声。 回报恩情能够掩饰黑暗,投身于他人则渴望光明。 月亮照耀幽静的房间显得明亮,星星消失在天亮时的星河。 像骊龙的珠光璀璨,像彩凤的光芒闪耀。 守护恩情辞去合浦之职,美名足以掩盖连城宝物。 鱼目混珠的人难以接近,谁能知道握剑的决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罗泰:即赵佶,北宋徽宗皇帝,工于诗词书画,喜好收藏珍奇珠宝。此诗借珠喻人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才选拔问题。 2. 媚川:指美好河山之意。 3. 在掌:在手掌中,形容珍宝之珍贵。 4. 报德:报答恩情。 5. 投人:被人接纳。 6. 幽室:昏暗的房间。 7. 星没:星星消失。 8. 晓河:清晨的银河。 9. 的皪:光彩耀眼的宝石。 10. 骊龙颔:比喻难得的名贵珠宝。 11. 荧煌:闪烁的光辉。 12. 彩凤呈:五彩斑斓的凤凰展翅翱翔。 13. 守恩:感恩报恩。 14. 辞合浦:合浦出产珍珠,此处意指珍奇的宝物。 15. 擅美:独占美好。 16. 连城:指价值连城的珍宝。 17. 鱼目:此处指赝品。 18. 按剑:意指戒备之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暗投明珠》描绘了一颗明珠的光芒与价值,用暗投明珠来形容其独特品质。首先“媚川时未识”描述了明珠埋藏在河水之中还未被发现,“在掌共传名”则说明一旦被人发现其美丽,便会在手掌之间传颂名气。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明珠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被掩盖光芒的品质。接下来的“报德能欺暗,投人自欲明”更是对明珠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即便是为了报答恩情而投于黑暗中,它的光芒依然闪耀。 此外,“月临幽室朗,星没晓河倾”两句则是借明月、繁星来衬托明珠的光辉,将明珠比作朗照四方的明月,也喻意其对黑暗中的希望之光照耀。同时,“的皪骊龙颔,荧煌彩凤呈”又进一步描绘了明珠的稀有和高贵。最后,“守恩辞合浦,擅美掩连城”强调了明珠持守恩情的美德,即使在纷争中,它也默默地隐藏起自己的光华,只为坚守感恩之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明珠的描绘,展示了它独特的品质和光辉,以此隐射人们也应具有这些美好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暗投明珠》这首诗出自清朝诗人罗泰之手,创作于康熙年间。此时正值清朝鼎盛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罗泰年岁已高,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经才华横溢、志得意满,但在官场上屡遭挫折,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清醒的认识。 在诗中,罗泰以“暗投明珠”为喻,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认为自己就像一颗被埋没的明珠,虽有才华却得不到赏识和重用。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选拔制度的不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坚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