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飞燕

标题包含
飞燕
华屋雕梁粉绘新,乌衣何事往来频。轻狂更择营巢处,下上犹寻系线人。冒雨斜穿三径晓,随风遥度万家春。自惭寄迹浮名下,南北东西老此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新房子有精致的雕刻和装饰,穿着黑衣服的人为什么频繁往来?轻浮的人选择建造巢穴的地方,在上下之间寻找关系网中的人。冒着细雨穿过三条小路迎接早晨,随着风吹过千家万户感受春天的气息。我为自己的名声感到羞愧,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度过一生。
去完善
释义
1. 华屋:华丽的房屋。 2. 雕梁:雕刻有装饰图案的房梁。 3. 粉绘新:指用彩色颜料绘制的新图画。 4. 乌衣:黑衣服,这里指燕子。 5. 何事:为什么。 6. 往来频:频繁地来回飞翔。 7. 轻狂:轻浮狂放,这里是形容燕子的活泼好动。 8. 更:又。 9. 择:选择。 10. 营巢:筑巢。 11. 下上:上下。 12. 犹寻:还在寻找。 13. 系线人:指在房屋屋檐下挂有风筝线的人。 14. 三径:三条小路,这里指不同方向的小路。 15. 晓:天明,早晨。 16. 随风:顺着风势。 17. 遥度:远远地度过。 18. 万家春:指千家万户的春天景象。 19. 自惭:自我惭愧。 20. 寄迹:寄托踪迹,指暂时居住。 21. 浮名:虚名。 22. 南北东西:泛指全国各地。 23. 老:在这里是动词,表示长久居住在某个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飞燕为题,寓意诗人对其自由穿梭于繁华世界,悠然自得的态度的赞赏和向往。诗中的“华屋雕梁粉绘新”描绘出飞燕栖息环境的华丽与富饶,“乌衣何事往来频”则表达出飞燕忙碌的身影及其探索未知的勇气。 接下来的“轻狂更择营巢处”表现了飞燕的洒脱和不拘一格,而在寻找栖息地的同时,它们也会关注同伴的存在,正如诗句“下上犹寻系线人”所描述的那样。接着的“冒雨斜穿三径晓,随风遥度万家春”形象地展示出飞燕在风雨中傲然穿行,给千家万户带来春天的气息。 最后,诗人以“自惭寄迹浮名下,南北东西老此身”为结语,表明自己向往像飞燕一样的生活态度,虽然周游各地,却始终保持着自由的灵魂,不因名声而羁绊自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飞燕》是清代诗人罗泰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这段时间里,罗泰作为一个士人,经历了科举考试的失败和官场上的失意。他曾在京城为官,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到地方。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官场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同时也激发了他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 在乾隆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一方面,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新的社会思想开始萌芽;另一方面,文字狱和文化专制使得知识分子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罗泰的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矛盾和冲突。 《飞燕》以飞燕的形象来比喻那些追求自由、勇于创新的人,表达了对这些人的赞美和支持。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作者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反思。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哲理,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