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鹦鹉

标题包含
鹦鹉
色白还应及雪衣,觜红毛绿语仍奇。 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似陇山闲处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色泽洁白可与雪衣相比,嘴巴鲜红羽毛翠绿言语奇特。 每年都关在金笼子里,怎比得上在陇山自在翱翔。
去完善
释义
《鹦鹉》注释: 1. "色白还应及雪衣":这句描绘了鹦鹉的羽毛颜色,"雪衣"形容鹦鹉羽毛如雪般洁白。这里的"应"表示推测,"还"表示继续。整句意为,这只鹦鹉的白色羽毛应该接近于雪的颜色。 2. "觜红毛绿语仍奇":这句描述了鹦鹉的特点。"觜红"指鹦鹉红色的嘴巴;"毛绿"指绿色的羽毛;"语仍奇"形容它的语言能力奇特,能模仿人类的语言。 3. "年年锁在金笼里":这句说明鹦鹉被饲养在金属制作的鸟笼中,表达出它失去自由的状态。 4. "何似陇山闲处飞":这句通过对比来表达作者的观点。"何似"意为"不如";"陇山"是中国甘肃省的一座山,是许多鸟类生活的地方;"闲处飞"描述了鸟儿在野外自由自在地飞翔。整句意为,把鹦鹉关在金笼里不如让它在陇山的野外自由飞翔。
去完善
赏析
《鹦鹉》这首诗通过描绘鹦鹉的外貌、语言以及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无奈。首先,诗人在首句“色白还应及雪衣”中,以“雪衣”来形容鹦鹉羽毛的洁白,体现了鹦鹉外表的美丽和高贵。紧接着在第二句“觜红毛绿语仍奇”中,诗人又以“觜红毛绿”描述鹦鹉的色彩艳丽,同时提到鹦鹉的语言独特,体现出鹦鹉不仅外形优美,还具有独特魅力。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对鹦鹉外在美的赞美。在接下来的两句“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似陇山闲处飞”中,诗人笔锋一转,指出鹦鹉尽管美丽非凡,却常年被锁在金笼之中,无法像在陇山闲适飞翔的同类那样自由生活。这样的对比使得诗歌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效果,突显出诗人的感慨:美丽的生命却被束缚了翅膀,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末五代时期,一位名叫来鹄的诗人创作了这首名为《鹦鹉》的诗歌。 在公元907年至960年之间,唐朝衰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民生疾苦。而诗人来鹄就生活在这个时期。据史书记载,他博学多才,但命运多舛,曾一度流落江湖。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诗作充满了哀愁和忧虑,对民众的苦难有着深切的同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受晚唐影响,诗人们追求技巧和形式上的创新。因此,来鹄的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所突破,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鹦鹉的悲剧命运,寄托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