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
古驿临官渡,人烟聚一墟。江分南北限,山断圣凡居。落日孤飞鹜,寒潮逆上鱼。乡关何处所,城郭带烟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驿站位于官渡,人们聚集在一个市场上。河流划分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山脉阻隔了神圣与平凡的生活区。夕阳下孤独的飞鸟在飞翔,寒潮使鱼逆流而上。故乡在何处?城市被烟雾笼罩着,草木丛生。
去完善
释义
《瓜洲》:这是一首描述江南水乡风光的古代诗词。
1. 古驿:古代的驿站,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员或信使休息的地方。
2. 官渡:指古时候交通要道上的渡口。
3. 人烟:指人声嘈杂之处,这里用来形容集市的热闹景象。
4. 一墟:即一个集市,墟为古代农村定期举行的市集活动。
5. 江分南北限:此处的“分”是区分之意,这句是说长江将南方与北方区分开来。
6. 山断圣凡居:意为山丘阻隔了神仙和普通人的居所。
7. 孤飞鹜:形容独自飞翔的水鸟。鹜指野鸭。
8. 寒潮逆上鱼:描写寒冷的潮水推动鱼儿逆流而上。
9. 乡关何处所:意问家乡在什么地方。乡关代表故乡。
10. 城郭带烟芜:烟芜指烟雾弥漫的田野。这句描绘城市周围雾气笼罩的乡村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敏锐的洞察力,展现了景物背后的丰富内涵。首联“古驿临官渡,人烟聚一墟”,点明了诗人的所在地——渡口边的人烟聚集处,表达了诗人在旅程中寻找心灵慰藉的主题。颔联“江分南北限,山断圣凡居”,则强调了江河的天然分隔和山峰间的凡人居住之地,寓意着人生道路的曲折与探索。
颈联“落日孤飞鹜,寒潮逆上鱼”,通过对落日和寒潮的描绘,传达了岁月流转、季节变换的无奈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尾联“乡关何处所,城郭带烟芜”,则以迷茫的心态审视故乡的方向,带着沉重的心情感慨城市的喧嚣与尘世的烦恼,突显了诗人对归乡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瓜洲》是南宋诗人朱晞颜的一首描绘长江边瓜洲美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初,即南宋高宗时期(1127-1162年)。在这一年代里,中国正处于南宋和金国对峙的历史阶段,而诗人的家乡浙江金华正是南宋的一个文化重镇。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朱晞颜正身处江南地区。当时,由于战乱频发,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南下避难。在这个过程中,江南地区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的关注。他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于山水之间。因此,朱晞颜的这首《瓜洲》既是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也是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