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泉
瀑布宜终宵,幽鸟时一吟。
浩然太虚际,始识本来心。
情闲日自长,步远意亦深。
更携九节杖,插遍萧萧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瀑布声陪伴整个晚上,幽静的鸟儿偶尔发出鸣叫。浩渺的天空中,我发现了真实的自己。心情悠闲时间过得更快,走得远了心境也愈发深沉。再带上九节杖,把那凄冷的树林装点得生机盎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瀑布泉:瀑布状的泉水。
2. 宜:合适,适宜。
3. 终宵:整夜,通宵。
4. 幽鸟:指栖息在幽静地方的鸟类。
5. 时一吟:不时地发出鸣叫声。
6. 浩然:广大的样子。
7. 太虚:天空,宇宙。
8. 始识:开始认识。
9. 本来心:真实的内心世界。
10. 情闲:心情悠闲。
11. 日自长:时间自然而然地流逝。
12. 步远:走路走得很远。
13. 意亦深:意境深远。
14. 九节杖:一种手杖。
15. 插遍:到处插上。
16. 萧萧林:指一片稀疏的树林。
去完善
赏析
《瀑布泉》是南宋诗人刘泾的一首描绘瀑布泉景的佳作。诗中通过描绘瀑布、幽鸟、太虚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悠然自得的情致和超凡脱俗的情怀。
首联“瀑布宜终宵,幽鸟时一吟”,描述了瀑布泉水的壮观景象,以及周围环境中的幽鸟。在这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颔联“浩然太虚际,始识本来心”,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浩渺,并借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如此广阔的天地间,诗人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颈联“情闲日自长,步远意亦深”,表现了诗人沉浸在这美景之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体验到了时间的悠长和意境的深远。
尾联“更携九节杖,插遍萧萧林”,暗示了诗人希望借助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这里,诗人以浪漫的笔调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
总之,《瀑布泉》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浪漫气息的诗篇,诗人通过对瀑布泉景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人生及理想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瀑布泉》是南宋诗人刘泾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当时正是金人南下侵扰、宋朝政局动荡的时期。刘泾生活在江南一带,目睹了战乱带给百姓的疾苦,他深感忧虑和痛惜,但却无法直接表达出内心的愤懑,于是选择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
在这首诗中,刘泾以瀑布泉为主题,运用生动的笔墨展现了瀑布泉的壮观景象。他通过对瀑布泉的描绘,传达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身处乱世的感慨。在诗人的笔下,瀑布泉仿佛成为了一种象征,象征着生活中的曲折坎坷,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总的来说,《瀑布泉》这首诗是在南宋时代背景下,刘泾为抒发个人情感而创作的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也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