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米元章龙真行

标题包含
和米元章龙真行
秦火荡焚天地赤,孔堂坏后无余壁。 不知科斗六书文,化作龙蛇二王迹。 集贤他日作仙久,官姓篆章存历历。 自怜黄眼未亲逢,一段因依徒夺魄。 元章挥洒早惊动,秘箧墨皇曾敬识。 孤标未要后生知,劣许下官论莫逆。 好奇举世不多得,神物尤来终变易。 神锋双合会有时,真玺一飞无处觅。 颇闻秘箧作讹语,别有扰龙招异客。 不如干没归去来,胜在个家遭水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时间的流转,曾经的繁荣已不复存在,秦朝的大火焚烧了世间的一切,孔子的庙宇也已破碎不堪。无人知晓古老的蝌蚪文,只留下那些龙蛇图腾的痕迹。昔日的学者们早已成为仙人,他们的名字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我为自己未曾亲眼见到这些历史而感到遗憾,只是通过文字感受到那些传奇故事的魅力。 元朝的书画大师早已名声大噪,他笔下的墨宝至今仍然令人惊叹。他的独特技艺并不希望被后人模仿,只愿与同道中人分享心得。他的书画被誉为世间罕见的珍宝,但在变革中仍有所流失。有传闻称那些珍贵的书画被藏于隐秘之处,吸引了无数寻找宝藏的人们。但最好的方法还是保持沉默,让自己的收藏远离麻烦。
去完善
释义
1. 秦火:指秦始皇焚书之火。 2. 科斗:文字形状如蝌蚪。 3. 六书:中国古代的六种造字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4. 二王:指东晋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以书法著称。 5. 集贤:唐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家藏书的地方。 6. 官姓篆章:古代印章上刻有官职姓名。 7. 黄眼:龙眼黄色,这里指帝王的宫殿。 8. 因依:关系密切。 9. 元章: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字。 10. 墨皇:指极品墨宝。 11. 孤标:独立特行的品格。 12. 劣许:勉强许可。 13. 莫逆:非常要好,不分彼此。 14. 神物:珍奇之物。 15. 神锋双合:比喻两个优秀的书法家合作。 16. 真玺:皇帝用的玉玺。 17. 秘箧:收藏珍贵物品的箱子。 18. 讹语:谣言。 19. 扰龙:引发混乱的人或事物。 20. 干没: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财物。 21. 归去来:隐居。 22. 水厄:被水淹的状况。
去完善
赏析
《和米元章龙真行》是一首赞美书法艺术的诗,尤其是龙真行书法的独特魅力。刘泾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历史典故,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和历史价值。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秦朝焚书坑儒的情景,强调了古代文字传承的珍贵性和独特性。而所谓“孔堂坏后无余壁”,则是用孔子学堂的毁坏象征古籍文献的损失,从而强调古代文化传承的难得与不易。接下来,诗人提及的“科斗六书文,化作龙蛇二王迹”,是在赞颂历代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等人在继承和发展古汉字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美感。 然后,诗人进一步介绍了米元章这位书法大家。作为集贤院的成员,他的字迹已经成了一种可以传世的艺术。对于未能亲眼目睹其作品的诗人来说,只能依靠传说和他人的描述来感受这种美,这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而米元章的书法早已声名远播,元章的笔墨挥洒如同绘画般栩栩如生,使得他的作品备受世人珍视。 此外,诗人还提到“好奇举世不多得,神物尤来终变易”,意味着米元章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而这种艺术品的神韵往往难以捉摸,有时候,当人们想要一睹它的风采时,它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了。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欣赏这种艺术作品的机会,因为它们实在是太难得了。 最后,诗人用一种幽默诙谐的口吻表达了对那些收藏和鉴赏书法的人们的羡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富有哲理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书法艺术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书法家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米元章龙真行》是南宋诗人刘泾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187年,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战火频仍。刘泾本人曾任国子监博士,后遭谗言被贬谪,但依旧保持了崇高的气节。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激昂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首《和米元章龙真行》就是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时代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