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留题钓台

标题包含
留题钓台
水绿山青人可知,不知生气得之谁。 钓竿已属严公手,直到元英解道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碧波荡漾山水间,生机勃勃无人知; 垂钓之事本闲适,雅士解读诗意浓。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留题钓台:这是一首描述钓鱼台的古诗,题目中的“留题”是古代文人墨客在游览名胜古迹时留下题字或诗篇的意思。 2. 刘泾:北宋末南宋初的文人,有诗词传世。 3. 水绿山青:形容风景秀丽,绿水青山。 4. 人可知:意思是这种美丽的景色是否有人能够欣赏和理解。 5. 生气:指生命的活力,这里可以理解为生机勃勃的景象。 6. 得之谁:来自谁的创造或者赋予。 7. 严公:指严光,又名严子陵,东汉时期著名隐士,与汉光武帝刘秀曾是同学,后来退隐江湖,钓鱼为生。钓竿已属严公手:意指钓鱼的工具已经成为严光的象征。 8. 元英:即袁英,北宋末年诗人,善于写诗描绘自然风光。解道诗:意为擅长写诗描述景物。
去完善
赏析
《留题钓台》是一首描绘钓鱼台的诗词,通过山水美景和人物之间的互动展现了钓鱼台的魅力。首先,"水绿山青人可知"一句描绘了钓鱼台的优美环境和其中的人物,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不知生气得之谁"一句则暗示了这种美景背后的生机和活力,引人深思。然后,"钓竿已属严公手"一句提到了历史上的名人严公,他曾是钓鱼台的主人,这说明钓鱼台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最后,"直到元英解道诗"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题钓台》是南宋诗人刘泾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37年,正值南宋初年,中原沦陷,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刘泾本人也是命运多舛。他原本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即有才名,但一生功名未遂,最后以布衣终老。他的诗歌创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感叹世事沧桑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色彩。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也颇为复杂。北方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而南宋朝廷内部则党争不断,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泾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身世的感慨。 总的来说,《留题钓台》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一个战乱频仍、政局动荡的年代,刘泾作为一位才子,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又表现了他个人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