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红绣鞋 雪
白鹭交飞溪脚,玉龙横卧山腰,满乾坤无处不琼瑶。因风吹柳絮,和月点梅
梢,想孤山鹤睡了。 半月泉
凿透林间山溜,平分天上中秋,菱花分破印寒流。沁梅疏影缺,攀桂片云愁,
待团圆掬在手。 道院
一榻白云竹径,半窗明月松声,红尘无处是篷瀛。青猿藏火枣,黑虎听《黄
庭》,山人参内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鹤在溪流边飞翔交织,玉龙在山腰盘旋,整个世界如同披上了一层晶莹的白霜。随风飘动的柳絮,与月光映照下的梅花相映成趣,让人想象着孤独的山中仙鹤已进入梦乡。这个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半月形的泉水穿过树林间流淌下来,仿佛把天上的月亮也带了下来。水面如镜子般平静,映照着周边的寒冷气氛。梅花稀疏的影子若隐若现,像是被破碎了一样,而一片片的桂花瓣在天空飘散,使人心生忧愁。人们期待着能够捧起这份团聚的美好。
走在山林小径上,周围都是白云和翠竹,窗外的明月映照着松树的声音。红尘的世界就像海市蜃楼一样遥不可及。山中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吃着火枣,听着《黄庭经》,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真谛。

去完善
释义
1.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翅膀上有黑色斑点,生活在江南水乡。
2. 交飞:交叉飞翔。
3. 溪脚:溪流下游的地方。
4. 玉龙:白色的龙,此处指雪堆。
5. 山腰:山脉的中间部分。
6. 乾坤:天地,这里指的是整个世界。
7. 无处不琼瑶:到处都是像美玉一样的雪景。
8. 因风:因为风的原因。
9. 柳絮:柳树的种子,像棉花一样轻飘飘的。
10. 和月:伴着月光。
11. 梅梢:梅花的枝条。
12.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处景点,以梅花著称。
13. 鹤睡:白鹤睡觉,象征着宁静的氛围。
14. 半月泉:形容泉水如半个月亮。
15. 凿透:挖穿。
16. 林间山溜:山林间的流水。
17. 平分:均等分配。
18. 天上中秋:天上的月亮,象征团圆。
19. 菱花:古代铜镜的形状,用来映照月亮。
20. 分破:分开。
21. 印寒流:在寒冷的流水中留下影子。
22. 沁梅疏影:梅花在月光下投射出的稀疏的影子。
23. 缺:减少。
24. 攀桂:采摘桂花。
25. 片云:一小朵云彩。
26. 待团圆:期待团圆的时刻。
27. 掬在手:捧在手心里。
28. 道院:道教的寺庙或住所。
29. 一榻白云:形容像白云一样的床铺。
30. 竹径:竹林中的小径。
31. 松声:松树的叶子被风吹动的声音。
32. 红尘:繁华的尘世。
33. 篷瀛:蓬莱仙境,代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34. 青猿:猴子的一种,善于攀爬树木。
35. 火枣:传说中的一种神果。
36. 黑虎:传说中的神兽。
37. 听《黄庭》:聆听道教经典《黄庭经》。
38. 山人参内景:山中的人参(传说中的仙草)揭示了神秘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中吕】红绣鞋 雪》徐再思:这首词以雪为主题,描绘了雪中景象的优美与宁静。首句“白鹭交飞溪脚,玉龙横卧山腰”形象地描绘了雪中的动态与静态之美,白鹭在溪流边交织飞行,而玉龙(雪山)则横卧在山腰,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接下来的句子“满乾坤无处不琼瑶”更是将整个世界都渲染成了白色的玉世界,体现了雪之大与美。然后,作者通过“因风吹柳絮,和月点梅梢”以及“想孤山鹤睡了”展现了雪中的生灵活动和沉静之美。最后两句“待团圆掬在手”以及“道院”则表达了人们对于雪的喜爱之情,希望将这美丽的景色握在手中,珍藏起来。整首词充满诗意,令人陶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吕】红绣鞋 雪》是元代诗人徐再思所创作的。徐再思生活于元朝末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政治方面,元朝的统治已经呈现出了衰败的迹象;在经济方面,由于战争的频繁和社会的动荡,民生疾苦、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同时,此时的中国文学艺术界却正展现出空前的繁荣,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纷纷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徐再思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忧虑。他既痛恨腐朽无能的朝廷,又同情民间百姓的苦难生活。于是,他将这些情感融入到了他的诗歌创作中,用诗人的眼光审视着这个时代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这首《【中吕】红绣鞋 雪》便是徐再思在这个时期所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通过对“雪花飘”这一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中黑暗势力的愤懑和不满,同时也传达出他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