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

标题包含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
葛陂里神龙悦形,丹山中彩凤栖庭。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老仙翁笔底春生。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再思,字德夫,号阳岩子,杭州府仁和县人。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卒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 徐再思是明朝早期的一位名士,以诗、书、画三绝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查看更多
KIMKIMZ
去完善

译文
在葛陂的神龙欢快游动,丹山的凤凰栖息于庭院。风吹过粉色的嫩竹散发出香气,雨水洗刷过的青苔显得清新。老仙翁在笔下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倚着明亮的月光,我半醉半醒,望着窗外的一片翠绿。
KIMKIMZ
去完善
释义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为元代文学家徐再思创作的一首小令。该曲表达了作者对息斋画竹的赞美之情。 1. 葛陂里神龙悦形:指神龙在葛陂愉悦的形象。葛陂,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神龙,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象征着吉祥和丰收。 2. 丹山中彩凤栖庭:丹山,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彩凤,凤凰的一种,象征着美好和幸福。 3. 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描述了竹子被风吹拂而散发出的清香以及雨后苍苔的景象。粉箨,竹子的嫩芽;苍苔,青苔。 4. 老仙翁笔底春生:赞美画竹者技艺高超,能在笔下展现出春天的生机。老仙翁,对年长者的尊称。 5. 明月阑干酒半醒:描绘出诗人在赏月时饮酒半醉的状态。阑干,纵横交错的月亮光影;酒半醒,微醺的状态。 6. 对一片儿潇湘翠影:诗人欣赏着潇湘翠竹的倩影。潇湘,湖南湘江与潇水合流处,代指竹子的美好形象。
KIMKIMZ
去完善
赏析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以“葛陂里神龙悦形,丹山中彩凤栖庭”开篇,描绘出竹林的神异氛围。诗人借神话传说中的神龙与彩凤,展现出画中竹子的生动形象。接下来“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美与宁静,更衬托出竹子的刚毅性格。而结尾两句“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则揭示了诗人欣赏这幅画作的情景,表明诗人在微醺的状态下欣赏这画卷中的竹子,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潇湘翠影图。全词围绕竹子的美好画面展开,将自然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艺术感受和高超的鉴赏能力。
KIMKIMZ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徐再思的佳作,创作于元末明初之际。 在徐再思所处的时代,正值元朝衰落、明朝崛起的历史交替阶段。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徐再思深感痛楚,但在现实面前又无力改变,只能将一腔忧国忧民之情寄托于诗酒之中。 此外,徐再思本人才华横溢,书画双绝,尤其擅长墨竹画。他笔下的竹子形象生动,富有生气,既体现了他的绘画技艺,也寓含着他对坚韧不屈的人格精神的赞美。正是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得《沉醉东风·息斋画竹》成为了一幅描绘民族精神、揭示人生哲理的艺术精品。
KIMKIMZ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