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标题包含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西风吹断。帆迥浔阳岸。水影碧涵天影漫。倒印片云孤雁。琵琶旧谱新成。舟中应有苏卿。愁耳不堪重听,声声又复声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再思,字德夫,号阳岩子,杭州府仁和县人。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卒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 徐再思是明朝早期的一位名士,以诗、书、画三绝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查看更多
" FLOWERS🌸
去完善

译文
西风起时,船儿已远离浔阳岸边。水光与天光交织,如画卷般展开。倒映在水中的片云和孤独的大雁相映成趣。弹奏着新学的琵琶曲,想必在舟中也能找到苏卿的影子。声声愁绪让人不忍再听,但又难以抵挡那一曲又一曲的倾诉。
" FLOWERS🌸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浔阳:古县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2. 片云孤雁:形容孤单的鸿雁在天空中飞翔。 3. 苏卿:此处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 FLOWERS🌸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景的古诗词。从题目上看,诗人徐再思借用了“清平乐”这一词牌名,并针对一幅名为“碧梧苍石图”的画作进行赏析。诗人以秋风、江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述,展现了画中美丽的景色。 诗中“西风吹断,帆迥浔阳岸”表现了秋风的萧瑟与江水的浩渺。其中,“西风吹断”暗含了秋天的气息,为画面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而“帆迥浔阳岸”则通过描述远行的船只,强调了画面的空间感。 接着,“水影碧涵天影漫,倒映片云孤雁”两句,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了水中的倒影。“水影碧涵天影漫”形象地展示了水面的波光粼粼,与天空的蔚蓝交相辉映;而“倒映片云孤雁”则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孤寂的画面,那片云和孤雁仿佛在诉说着画中的故事。 最后,“琵琶旧谱新成,舟中应有苏卿,愁耳不堪重听,声声又复声声”几句,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将画面中的元素联系起来,暗示画中舟中所奏琵琶曲是古代的著名曲目,或许画中还隐藏着一位美丽的女子——苏卿。然而,这美妙的旋律却给听众带来了无尽的忧愁。 总体而言,这首古诗词通过对画卷中的景物、人物和音乐的描绘,展现了画家所表达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 FLOWERS🌸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是元代词人徐再思的一首词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元朝时期,此时正是元曲兴盛的时代。徐再思生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深受其影响,他的作品大多以描绘民间生活为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在创作这首词时,徐再思正值人生低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成功,这使得他对人生的看法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在这种情况下,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笔墨之间,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同时间段内,元朝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影响了徐再思的创作。元朝时期,民族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这使得徐再思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综上所述,《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包含了徐再思的个人遭遇、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这些都使得这首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 FLOWERS🌸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