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标题包含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09年-约789年),字文房,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刘长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担...查看更多
勿扰_4137
去完善

译文
沿途走过的地方,青苔上留下了鞋印。白云依傍宁静的小岛,春天的草地上紧闭着空闲的门。 雨水过后观看松树的颜色,顺着山势找到水源。溪边的花儿和内心的平静,默默无言也是最好的陪伴。
勿扰_4137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寻:寻找。 2. 南溪:地名,位于中国江西省。 3. 常山: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 4. 道人:修道的人,此处指隐士。 5. 莓苔:一种植物,长在阴湿的地方。 6. 履痕:鞋印。 7. 静渚:宁静的小洲。 8. 春草:春天的草地。 9. 闲门:紧闭的门。 10. 过雨:雨后。 11. 松色:松树的颜色。 12. 随山:沿着山走。 13. 水源:水的源头。 14. 溪花:小溪边的鲜花。 15. 禅意:禅宗的意境。 16. 忘言:用言语难以表达。
勿扰_4137
去完善
赏析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一首描绘诗人寻访友人隐居之处的诗篇。诗中展现出一幅宁静、悠然的山水画卷,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和恬淡。 首联“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描绘了诗人沿途所见,莓苔上留下的脚印暗示了道人的隐居之所。 颔联“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进一步描绘了道人的隐居环境,白云依傍着静谧的小洲,春草环绕着紧闭的闲门,显得静谧而宁谧。 颈联“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描述了诗人在探寻的过程中,观察到的雨后松树的颜色,以及随着山路寻觅到水源的过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尾联“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描绘了溪水边的鲜花和诗人的心境相映成趣,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已无需用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勿扰_413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正值唐朝的盛世末期。在这个时期,刘长卿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生活却并不如意。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金榜题名,这也使得他对功名产生了失望的情绪。此外,刘长卿还曾因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这使得他在官场上的地位十分尴尬。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刘长卿选择了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交了深厚的友谊,共同游历名山大川,探讨诗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勿扰_413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