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张逸人山居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险峻的石头之间仅仅容得鸟儿飞过,空旷的山谷之中却隐藏着人家。神秘的桃花源一定就在这山谷的最深处,涧水之上漂浮着片片落下的花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危石:险峻的岩石。
2. 鸟道:指狭窄而险峻的小路。
3. 桃源:指理想中的隐居生活或美丽的地方,这里代指张逸人的山居。
4. 涧水浮来落花:涧水,山间小溪;浮,漂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幽谷的隐秘之美。开篇两句“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以险峻的岩石、狭窄的小径和隐没在山中的居家人家,勾勒出一幅幽深莫测的山景图。诗人暗示通往张逸人山居之路犹如仙境,同时也表现出张逸人不问世事,避世隐居的高洁品质。
接下来的“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谷深处的仙境景象。此处将张逸人的山居比作桃花源,暗示他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享受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和谐。而涧水浮来的落花则为这个幽静世界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层层渲染,展现出深山之中的神秘意境,赞美了张逸人超脱世俗纷扰的品质,也揭示了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寻张逸人山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759年,即唐肃宗至德年间。这一时期,正值安史之乱爆发不久,社会动荡不安。刘长卿在战乱中失去了官职,成为一介布衣,因此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刘长卿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在寻找张逸人山居的过程中,对宁静、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能够远离世俗纷扰,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与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所经历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
此外,唐肃宗至德年间,由于战争的影响,许多士人都选择了归隐山林,以求心灵的慰藉。刘长卿的这首诗正是对这种时代背景的反映。他希望通过寻找张逸人山居,找到自己内心的归宿,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