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灵澈上人还越中

标题包含
送灵澈上人还越中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09年-约789年),字文房,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刘长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担...查看更多
青C_先见
去完善

译文
禅僧并无返回之意,在沃洲的山林深处享受着闲适的生活。身上穿着破旧的鞋子走过残留的雪迹,用手缝制着寒衣以备归乡。独自倚靠在青溪边的树下,让阳光洒满大地。怎能承受离别后的深深思念,只能紧闭山门,让内心的情感沉淀。
青C_先见
去完善
释义
禅客:指僧人。 杖锡:拿着锡杖,这里代指僧人。 沃洲:山名,在浙江嵊州境内,这里代指越中。 敝屦:破旧的鞋子,这里表示自己简朴的生活。 寒衣:指僧人的僧袍。 旧山:指灵澈上人的故乡。 青溪:水名,位于浙江杭州西,这里代指灵澈上人离去的方向。 云木苍苍:形容树木茂盛,这里表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 闭关:指闭门谢客,不再与外界交往。
青C_先见
去完善
赏析
《送灵澈上人还越中》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刘长卿送别友人灵澈上人的诗作。全诗以悠然自得的笔触描绘了灵澈上人归隐的情景。 首联“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形象地描绘了灵澈上人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心境。他毫无牵挂地离去,来到风景如画的沃洲山深处,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颔联“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描述了灵澈上人回到故地时的情景。他穿着破旧的衣服走过冰雪未消的山径,亲手缝制寒衣回到熟悉的小屋。这种简洁质朴的生活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坚毅和勤劳。 颈联“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则勾勒了灵澈上人远离尘嚣、隐逸山林的生活画面。他在清澈的小溪边静静地坐在树荫下,享受着与大自然亲密的时光,让阳光温暖着这个世界。 尾联“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表达出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感慨。离别后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而灵澈上人则是通过闭门禅修来追寻自己的道,度过这漫长的人生旅程。 整首诗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在乱世中的超然物外与自我解脱的精神风貌。
青C_先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灵澈上人还越中》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年),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唐朝国力衰退,社会动荡不安。 在人生际遇方面,刘长卿于天宝五年(746年)考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然而,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因直言敢谏而触怒权贵,被贬为南巴尉。在安史之乱期间,刘长卿曾参加平叛战争,后又因谗言被贬为睦州司马。这一时期,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和坎坷。 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起兵反叛,攻占长安、洛阳等地,导致中原地区生灵涂炭。在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抗敌前线,为国家效力。刘长卿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参军出征,抗击叛军。 在这首诗中,刘长卿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战争的忧虑。他祝愿友人早日平安归来,同时也希望战乱早日结束,国家重回太平盛世。
青C_先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