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标题包含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09年-约789年),字文房,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刘长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担...查看更多
JoJo小揪揪
去完善

译文
古台破败之后,秋天更添思乡之情。 荒凉的寺庙中,来访的人稀少;远处的山峰之间,水波浩渺。 夕阳依旧照在古老的堡垒上,寒冷的钟声回荡在整个树林之间。 想到南朝的往事令人惆怅,唯有长江的水滚滚不息,留至今日。
JoJo小揪揪
去完善
释义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 注释: 1. 吴公台:位于江苏扬州,是古代军事瞭望台。 2. 摇落:指秋叶凋落。 3. 乡心:思乡的心情。 4. 野寺:荒野的寺庙。 5. 来人少:指到寺庙的人少。 6. 云峰:云雾环绕的山峰。 7. 隔水深:形容山峰与水域相隔较远。 8. 依旧垒:指太阳依然照在古战场上。 9. 寒磬:寒冷天气中的磬声。 10. 满空林:指整个树林都回荡着磬声。 11. 南朝事:指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 12. 长江独至今:长江的水流独自流淌至今。
JoJo小揪揪
去完善
赏析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登上古代吴公台上的寺庙时所见到的景象以及所引发的思乡之情。首联“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意味着诗人站在破败的古台上,心中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中间两联分别描述了周围的景色:“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意思是寺庙周围人迹罕至,远处的山峰被水面相隔;“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形容夕阳斜照在古老的防御工事上,而寒冷的钟声回荡在空旷的树林里。最后两句“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南朝往事的感慨以及对长江水仍奔流不息的感叹。整体来看,这首诗歌借景抒情,将思乡之情与历史沧桑之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沉的审美体验。
JoJo小揪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年)。这个时期正值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国力逐渐衰落,民不聊生。 刘长卿在这个时期的人生经历颇多波折。他曾因为直言谏诤而被贬为南巴尉,后又因事被诬陷入狱。虽然后来得到昭雪,但他的仕途并未因此恢复,始终未能在朝为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和感叹人生无常的诗篇。 在这个特殊时期,刘长卿深感朝廷的腐败、战乱的残酷以及人民的疾苦。他在吴公台寺登高望远,看到的不仅是秋天的景色,还有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人民的生活困境。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
JoJo小揪揪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