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父

标题包含
渔父
轻舟一叶一轻篷,上有萧萧鹤发翁。 昨夜不知何处宿,月明都在笛声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悠闲生活的古诗,诗中描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乘坐着一叶小舟,身边伴随着悠扬的笛声,仿佛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首诗句可以用优雅的现代白话文表达为: 一条小船,船上载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昨晚他不知道在哪里过夜,但今天早晨醒来,他发现月亮明亮,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而周围的笛声更是让人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致之中。
去完善
释义
轻舟:轻便的小船。 一叶:指一条小船。 轻篷:指轻便的船篷。 萧萧:形容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鹤发翁:指头发花白的老人。 宿:过夜,住宿。 明月:明亮的月光。 都:全,整个。 笛声:笛子吹奏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渔父”为主题,描述了江面上一艘小船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夫。诗人通过老渔夫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轻舟一叶一轻篷,上有萧萧鹤发翁”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江面上漂浮着一艘轻盈的小船,船上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夫,他正悠然自得地吹奏着笛子。这种场景让人心生宁静之感,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昨夜不知何处宿,月明都在笛声中”则进一步强调了渔父的洒脱和不拘小节,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父》是南宋诗人刘翰的一首词。刘翰生逢乱世,历经靖康之耻,家国沦丧。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宋金对峙时期,这一时段内,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各种社会矛盾尖锐。面对这样的现实,刘翰以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深的家国情怀,将个人遭遇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刘翰早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度过了一段安定的生活,对北方的风光、风俗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在北宋灭亡后,他辗转江南,失去了故土,身心备受磨难。尽管身处困境,但刘翰并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他的词作中透露出一股深沉的家国情怀,令人感慨万分。 在刘翰生活的时代,宋金两国长期交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此为主题进行创作,表达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刘翰的这首《渔父》正是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他以渔夫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