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友人
案成歌舞小春娇,何事君随草木雕。
从此巴江江上月,有人和泪独吹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作品完成后,那欢快的歌声和曼妙的舞姿使春天变得更加迷人,可是为什么你要像草木那样枯萎凋零呢?从此以后,在巴江江边的明月下,有一个人独自含泪吹起了洞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案成歌舞小春娇:指诗中的友人在宴会中歌舞助兴,展现出美好的时光。
2. 何事:为什么。
3. 君随草木雕:指友人去世。
4. 巴江:古水名,位于四川东部。
5. 和泪:流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失去挚友后的哀痛与哀思。首句“案成歌舞小春娇”通过描绘昔日的欢愉场景,反衬出如今失去挚友的悲痛。次句“何事君随草木雕”则是对挚友逝去的无奈和哀伤。第三句“从此巴江江上月”意味着诗人将对亡友的思念寄托于明月,最后一句“有人和泪独吹箫”则是表达了诗人独自承受失去挚友的悲伤。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诗人对挚友深厚的感情和无尽的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哀友人》是唐代诗人刘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抒发的是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此时的刘翰正处于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而他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然而,在那个时代,唐朝的国力虽然强盛,但也潜伏着危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战争使得唐朝的繁荣景象一去不复返,也使刘翰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在战乱中,刘翰失去了许多朋友,其中就包括这首《哀友人》所悼念的对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翰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同时也传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因此,《哀友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