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国香诗
百花零落悲春晚,不复林园门可款。
待花结实春已归,到头只有东家管。
楚宫女子春华敷,为云为雨皆有余。
亲逢一顾倾国色,不解迎人专城居。
目成未到投梭处,后会难凭人已去。
可怜天壤擅诗声,不如崔护桃花句。
坐令永抱埋玉悲,游手那知京兆眉。
难堪别鹤分飞后,犹是惊鸿初见时。
新懽密爱应长久,暂向华筵赏宾友。
舞尽春风力不禁,困里腰肢一涡柳。
座上何人赠翠翘,蜀中风调尤情饶。
懽浓酒晕上玉颊,香暖红酥疑欲销。
佳人薄命古相似,先后乃逢天下士。
但惜盈盈一水时,当年不寄相思字。
宜州遗恨君能详,瘴云万里空悲凉。
无限风流等闲别,几人赏鉴得黄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百花凋谢令人悲叹春天将逝,再也看不到往日园林的门庭若市。
等到花儿结出果实春天已经离去,到最后只有主人家在照看。
楚国的宫女们绽放着春天的花朵,她们的美丽仿佛云朵和雨水般丰富。
有幸亲眼目睹这一举世无双的美女,她们却不会去欢迎他人,只愿在属于自己的城市里居住。
相互眼神交汇却始终未能走到一起,下一次再会已是难以预料。
可怜的是,这位女子的才情如天地一般高洁,却比不上崔护笔下的桃花佳句。
就这样错过了才子佳人相互思慕的时光,只能让佳人的美貌深埋在心底,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又怎会知道这倾城之色呢?
最令人惋惜的是,两人像离别了的仙鹤,虽然重逢却已不再是初见时的惊艳。
新的恋情应该会更长久,让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时光,尽情地舞蹈欢歌。
跳舞到力气用尽的时候,柳腰轻轻摆动,好像风吹过的杨柳枝。
是谁送上了翡翠头饰呢,这可是蜀中风情,格外多情。
欢声笑语,美酒带着微醺的红晕,温暖的香风似乎能让红色的酥油慢慢消融。
美丽的女人命运总是相似,先后都会遇到才华横溢的男子。
只是可惜这段美好的感情犹如天涯相隔,当年没有把思念之情告诉对方。
宜州的遗恨我想你已经很清楚,远隔万里的瘴气之云让人倍感悲伤。
无限的风流就这样悄然告别,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并欣赏这种黄粱美梦呢?
去完善
释义
1. 百花零落:指各种花凋谢。
2. 春晚:春季的尾声,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3. 林园:园林或花园。
4. 可款:可以招待客人。
5. 楚宫女子:以楚国宫廷女子比喻美丽的花朵。
6. 敷:散布,分布。
7. 为云为雨:源自《高唐赋》,此处指女性生育。
8. 一顾倾国色:一次回头就能使全国人为之倾倒的美貌。
9. 亲逢:亲自遇见。
10. 不解:不能理解。
11. 目成:达成默契,指双方心照不宣。
12. 投梭处:古代织布工具,此处代指纺织作坊。
13. 后会难凭:指未来相见的机会难以保证。
14. 天壤:天地之间,比喻广大范围。
15. 诗声:诗歌作品的影响力。
16. 不如崔护桃花句:喻指自己的诗歌作品影响力不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17. 坐令:使得,让。
18. 永抱埋玉悲:永远的怀才不遇的悲伤。
19. 游手:无所事事的人。
20. 京兆眉:指美人的眉毛。
21. 别鹤分飞:离别时的哀伤。
22. 犹是:还是。
23. 暂向:暂时到。
24. 华筵:盛大的宴席。
25. 赏宾友:欣赏宾客朋友。
26. 舞尽春风:跳舞跳到春天的结束。
27. 力不不禁:体力无法支持。
28. 困里:疲倦的时候。
29. 一涡柳:形容舞蹈中的柔软身姿。
30. 翠翘:翡翠头饰。
31. 蜀中:四川地区。
32. 风调:风味,特色。
33. 情饶:感情丰富。
34. 懽浓:欢愉之情浓厚。
35. 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36. 玉颊:白皙的脸颊。
37. 红酥:红润的皮肤。
38. 疑欲销:好像要融化一般。
39. 薄命:命运多舛。
40. 古相似:自古以来都有类似情况。
41. 先后:先后来访的人。
42. 天下士:来自各地的贤士。
43. 但惜:只惋惜。
44. 盈盈一水:指河岸两边相隔不远的水域。
45. 不寄相思字:没有寄出表达思念的信。
46. 宜州遗恨:指唐武宗会昌年间,韩愈贬谪宜州的遗憾往事。
47. 瘴云:指恶劣环境中的云雾。
48. 万里空悲凉:形容离家万里的悲哀与寂寞。
49. 风流:才情,风采。
50. 等闲别:轻易别离。
51. 赏鉴:欣赏鉴别。
52. 黄香:黄色香味,此处指诗歌作品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国香诗》是南宋诗人王铚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及女子风华的诗篇。全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女子的丽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联“百花零落悲春晚,不复林园门可款”描绘了春天尾声时的景象,百花凋谢,林园冷落,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哀愁。颔联“待花结实春已归,到头只有东家管”则暗示了繁华终将归于平淡的自然规律。
颈联“楚宫女子春华敷,为云为雨皆有余”描述了楚国宫女如花般美丽的容颜以及她们如云如雨般多情的气质。这里诗人将女子比作春花,形象地描绘了她们的美丽与多情。
紧接着的颔联“亲逢一顾倾国色,不解迎人专城居”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美艳。诗人用“一顾倾国色”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表现了她无与伦比的倾城之貌。而“不解迎人专城居”则反映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接着的尾联“目成未到投梭处,后会难凭人已去”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人通过“目成未到投梭处”这一比喻,表达了他对爱情渴望却无法实现的无奈。
接下来的“可怜天壤擅诗声,不如崔护桃花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忧虑。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歌才华虽然出众,但在人们心中仍不如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那样脍炙人口。
随后,诗人又以“坐令永抱埋玉悲,游手那知京兆眉”描绘了女子的忧伤。诗人用“永抱埋玉悲”来刻画女子失去爱情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她们的同情。
随后的“难堪别鹤分飞后,犹是惊鸿初见时”则以别鹤、惊鸿比喻离别之苦,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气氛。
在“新懽密爱应长久,暂向华筵赏宾友”中,诗人表达了希望男女双方能够珍惜当下的情感,共同度过美好时光。
紧接着的“舞尽春风力不禁,困里腰肢一涡柳”描绘了宴会上女子优美的舞姿,诗人以此赞美了女子的才艺与美丽。
最后的“座上何人赠翠翘,蜀中风调尤情饶”则表达了诗人对四川风情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翠翘的赞美,表现出他对蜀中风情的喜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铚的《次韵国香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在那个时代,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朝廷上下弥漫着浓烈的颓废之风。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王铚以诗文为武器,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王铚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不仅擅长诗歌创作,还对历史、政治有着深刻的见解。他在朝中担任过官职,但因不满时政而选择辞官回乡。在隐居生活中,他继续关注国家大事,通过诗歌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次韵国香诗》中,王铚描绘了战火中的江南水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失去家园的百姓的同情。同时,他还讽刺了朝廷的腐败和无能,呼吁统治者要关心百姓疾苦,保卫国土,抵抗侵略。这首诗充分展示了王铚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质,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民间疾苦和历史沧桑。
去完善